2)第三十二章 幡动心动(4)_靖难天下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六年不见,我可想二位啊。去年回京的时候,只见到了练大人,还问过二位大人的去处。

  没想到又等了一年才能相见,如果过了年还不来只怕又要缘憾一面啊。”

  景清道:“其实洪武二十九年四月,卑职已经去了山东黄县出任知县了。和殿下隔海相望,只是老死不相往来。”

  朱植呵呵一乐道:“哦。原来黄县地父母官就是景大人啊。你们黄县知道什么东西最有名吗?”

  景清道:“自然是海盐了,卤出的海盐,品质天下第一。”

  朱植道:“正是,不知黄县有几个盐商巨贾?他们可都是走辽东这水发的家。”

  景清道:“殿下说得是,我们黄县这些年的确托辽东的福,煮海盐发了家,现在身家过十万的巨富可能不下十人。”

  朱值道:“别这么说,谁靠谁发家还不一定。这两年辽东不收农赋。如果没有山东的盐商源源不断来辽东贩盐,辽东军府哪里有饭吃啊。”

  大家又笑作一团。朱植拿起杯道:“来,让我敬风口浪尖为辽东送粮的百姓。”说着与众人碰杯,一饮而尽。

  景清放下杯子道:“殿下,天下商品莫不以质取胜,为何我黄县地海盐品质优良,却卖得远没有辽东好?”

  朱植想想道:“子鱼,你的看法只对了一半,没错,天下之物莫不以质取胜,然商者重流通,商人或借或贷,钱易货,货易钱,只有快出快进才可能让财货流通起来。

  以甲地之有,同乙地之无,从中谋利。

  但我刚到辽东,发现辽东的盐引淤积,已经有三个月了。为什么呢,就是因为中间关卡太多,财货受到重重阻隔根本无法流通。

  你看,金州生产的盐为什么非要广宁的盐检司检查?这不是人为制造流通障碍吗?所以我将盐检司和盐场放到一起,规定三天检查完盐引,五天内盐包必须离开官府控制范围内。

  这样做只是加快流通环节,并没有违反先帝定下地制度。

  但现实中操作起来效果就好多了,辽东现在每年发出至少十五万引,按每引抽一两的税率,就是十五万两盐税,这个数字足以养活辽东的军府了。”

  景清仔细地听着朱植的话,频频点头,话音刚落,他就接了上来:“先帝将盐业各个环节分开,主要是为了减少各部官员勾结害民。那么殿下又是怎样解决这个问题地?”

  景清果然是个能吏,一语说中了朱元璋的心意,而且朱植还发现这个景清并没有满嘴人性道德,而是看到盐业中官员贪污的可能,孺子可教也。

  朱植微微一笑道:“景大人所言极是,辽东对此的有三策,第一官员轮换制度,所有盐业官员每三年轮换一次,轮换之时会受到严格的查账,如果一旦发现贪污。

  立刻按律查办,身家清白者立刻外放,至少官升一级;

  第二

  请收藏:https://m.bqu9.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