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第三十二章 幡动心动(3)_靖难天下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第三十二章幡动心动(3)

  “若周王所谓,形迹暧昧,幸念至亲,曲垂宽待,以全骨肉之恩。如其迹显著,祖训且在,臣何敢他议?臣之愚诚,惟望陛下体祖宗之心,廓日月之明,施天地之德。”

  朱允炆拿着四叔燕王送来的奏章久久不能放下,半晌之后唯有一声叹息,喃喃而语:“朕又何尝想手足相残。”说着闭上眼睛,久不言语。

  由于燕王带头上求情奏本,其他十几路藩王群起而上,平时各打算盘的藩王们此番异常坚定地走到了一起,兔死狐悲,唇亡齿寒,这是谁都知道的道理。

  朱允炆无奈之下,将黄子澄、方孝儒、杨靖、刘三吾、齐泰等五个辅政召入宫中商量对策。此时五人见皇帝苦恼,都静立一旁,谁不敢说话。

  隔了半晌,朱允炆才道:“总共收到各路藩王的说情奏本一十二份,除了湘王和蜀王,几乎所有的藩王都进本为周王开脱。各位爱卿拿个主意吧,对周王该如何发落。”

  刘三吾是惟一赐座之臣,他坐在那闭目养神,仿佛老僧入定一般。

  朱允炆瞄了他一眼,知道这个老头指望不上;眼睛移到杨靖身上,只见他站得笔直,眼睛凝望着窗外,此君一直反对朝廷削藩,他也别指望了;黄子澄呢?他的眼睛扫到黄子澄身上。

  黄子澄知道主意是自己出的,解决的时候切不能做缩头乌龟,只得道:“陛下,周王证据确凿,请削王爵,赐白绫。”

  方孝儒一听,立刻道:“陛下,黄大人所言万万不可。

  所谓证据确凿不过是周王次子的一道检举奏本,还有就是几套龙袍,这些龙袍不过是唱戏的戏班中找到,至于另外一些小证据,什么五爪龙杯都有证可查,乃先皇御赐。

  如果仅仅以这些证据将其赐死,天下藩王恐怕不服。”

  齐泰点点头道:“到了这个时候,陛下应该出面宣慰一下各路藩王。不能把他们都逼急了。依臣看,留周王在京城察看是比较合适的做法。”

  两人的话都说不到点子上,看着杨靖仍然闭口不说话,朱允炆心中有些不满,只得开口点将:“杨爱卿,可说说看法?”

  杨靖被点将,只得转过身来,作了一揖道:“陛下。拿下周王一事,本来就有些操之过急,在没有确凿证据的情况下,贸然动手,结果就是今日之乱。

  各路藩王同心协力上表。显示出他们已经感到身上的危险,才联起手来。赐白绫不可取,釜底抽薪恐激起更大地事端。

  如果仅仅是将周王留察京城,同样不可。这等于朝廷承认捉拿周王不对。自打嘴巴,有损朝廷威信。对于周王的处理,不若削其王爵,将其流徙三千里。

  这样做不但保住周王一命,卖了各地藩王一个人情,而且也不损朝廷颜面。请陛下定夺。”

  听了这话,朱允炆才

  请收藏:https://m.bqu9.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