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第二十九章 根本之争(3)_靖难天下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第二十九章根本之争(3)

  朱植没好气道:“我的好长史,你说是输是赢,这不明摆着吗?辽东刚刚停止了征伐,正是发展的好时机,我不在,许多事都不放心啊。”

  杨荣哈哈一笑道:“皇上的一番苦心啊,殿下怎么就不能体谅呢?荣以为,殿下非但没有吃亏,还大大赚了。

  您看,其一,僭越资敌等重罪一项都没有坐实到殿下头上;其二,保住了辽东实行商业的果实,皇上同意继续试点;其三,既然最终承认了李朝的地位,等于把殿下与李朝的条约确定下来;其四今日朝堂之上,皇太孙身边最亲密的黄子澄站出来为殿下解围,说明太孙方面还是想保殿下,这是一个大好消息。

  这四项成果惟一的代价只是让殿下留在京城里,殿下还记得韬光养晦四个字吗?现在正是好机会。

  荣以为,皇上这么做实际是在保护殿下,所谓木秀于林,对于这点,皇上比谁都明白。

  他这么做是在为太孙留人,这一年时间一来可以磨练殿下的意志,另一方面也能保护殿下不会因为新政的弊端遭受朝廷非难。

  一年之后已经有基础的新政如果继续保持发展的良好势头,皇上会再放殿下回去。所以殿下稍安毋躁,在京城里修心养性,一年之后又是另一番天地。”

  杨荣分析得没错,就算自己能平安无事地渡过这一年。但朱植能跟杨荣说,在一年之后,按照历史,便宜老子朱元璋就要驾崩了吗?

  朱植想了一下道:“勉仁,皇上年寿已高,你有没有想过,万一一年时间里,他老人家有个三长两短的。我回不了辽东该怎么办?”

  杨荣倒是没有想到这一层,道:“殿下是说,到时候太孙登位不知道会怎样安排殿下?”

  朱植道:“是啊,把我改封其他地方,那辽东的基业可就毁于一旦了。”

  杨荣微笑着摇头:“殿下,如果是这个,那您实在杞人忧天。皇太孙是个孝顺的人,太子的吩咐他不敢不从;殿下是惟一可以牵制燕王的人。

  这样好的棋子太孙舍得不用吗?就算太孙舍得,黄子澄也不会舍得。”

  朱植叹了口气道:“反正也被留下了,也是没办法地事,那我就京城老实呆两天吧。只是辽东事就交给你们了。”

  杨荣道:“殿下请放心,卑职相信,铁长史和叶都司一定会把辽东治理好的。卑职想留在殿下身边。”

  朱植道:“这可不行,父皇没有责罚你,你留不下来。”

  杨荣道:“京城内多方势力争持。特别是皇上年寿已高的时候,形势更加微妙,放殿下一个人留在京城,荣实在不放心。至于留下的办法,荣自有计较。殿下不需费心。

  ”

  望着杨荣诚挚的神色,朱植心中突然有些感动,在这个复杂的大时代,仍然有人愿意尽心尽力辅佐自己。这

  请收藏:https://m.bqu9.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