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一百六十六章 一人夺魁,两人古怪_人间问道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地之中别说是再来引动文脉气运,即便是那些个天上地下之人来到此方天地之中也别想再从外面获取半分气运,甚至是天地气机流转,元气凝聚都很困难。

  如此一来只能利用自身气运来留书于书案之上了。在荀攸吸纳了八分气运之后徐博温便将场中士子们笔下的书案进行了修改,那书案自会根据其文章如何,气运如何而留存文字,只不过难度绝对不小,能够最终留下一言半句的怕是十不存一了。

  不过这殿试最终取士也不过寥寥几十人而已,恰逢今科殿试有别于以往,所以这一次殿试能得名次则注定会更加少的可怜。

  果然,在这之后场中大多数的士子们便再难于书案之上留下只言片语,余下寥寥几人所能留下的一不过是几字或者是几句罢了,想要留下大篇幅的文字真的难以做到。

  只是有两个人却不在此范畴之内,一个是杨延和,另外一个便是他杨文锋。

  其实在荀攸一人得那八分气运之时他们两人才开始动笔,而他们动笔之时也几乎已然确定他们两人那个时候才动笔几乎便不可能参与争夺这八分气运了,但是他们两人似乎丝毫不在意这文脉气运,反倒像是故意而为之,有意去避开吸纳这八分文脉气运。

  杨延和是有备而来,很多事情在他某个年纪偶然读书开悟之后便明白了许多。比如这文脉气运,尤其是这被武皇炼化而来的文脉气运对于他来说是弊大于利的。虽然这次他杨延和来这玉陵城榜上有名是必须去做的但是这并不代表他需要去摄取这些个文脉气运。

  况且虽然必须榜上有名才能实现他的某些计划,但是如果科举夺魁那声势便太过于他,也太过于让他成为众矢之的,那反而是他所不想看到的,所以他有意识去避开对方吸纳文脉气运的时间段。

  而杨文锋所想到其实和杨延和极为相似,两人似乎是不谋而合一般。

  对于杨文锋而言,他之前少年时便早已算的上是博览群书,而后来回归玉陵之后更是恶补了许多关于修行和气运一说之类的书籍,对于很多事虽然从中了解不会太过清楚但是却也知道一些个轮廓。

  比如这气运一说和佛教未曾灭教之时一些旧时佛典之上所说的因果有异曲同工之处。自那识海之中文魄小人对于头顶文脉气运的排斥以及先前文魄成之时也丝毫没有借助这方天地的文脉气运时杨文锋便感觉到了似乎他并不需要这些文脉气运一般。

  具体原因他杨文锋说不上来,就是下意识感觉这些东西对于他来说似乎并不是什么好的东西,加上这本就是武皇炼化而来,如此一来他便更不能去接受了。

  于是他也是再等,最终也是等到荀攸摄取了那八分气运之后他才开始动笔,他所为的其实也是刻意躲过那争夺文脉气

  请收藏:https://m.bqu9.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