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第一百六十六章 一人夺魁,两人古怪_人间问道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运而已。

  若是场中其它人知晓这两人的心思恐怕都要一口老血吐出来了,别人都是想方设法去摄取头顶文脉气运,而偏偏他们两位却要刻意避开机会,这真是人比人气死人。

  杨延和身上的秘密恐怕只有他自己知晓,而先前那两位“天上之人”借助附身契合之人之法依旧逃不过徐博温和武皇的眼睛而他一直到如今都未曾露馅,不得不说他杨延和所用之法确实了得。

  事实上杨延和本身便有十足把握,他可以确信,他所有的秘密除了他自己之外这世上应该无人可以识破了。

  抛开杨延和不谈,避开荀攸摄取文脉气运的势头之后杨文锋开始落笔,经历过会试之后其实对于旨在科举夺魁状元及第的那最有希望的几人来说文章文采文辞如何事实上并不是太重要的,毕竟对于这几人来说文辞文采都不会差的太远。

  到了这个时候取决的还是立意,还是揣测帝王之心。论修行之人与世俗兴衰,如此立题便可以得窥帝王心思一二,加之今科殿试如此特殊的形式更能看出一二了。

  想要坐那万世帝王,想要继万世而开太平,如此抱负不可谓不大。抛开武皇任由朝堂众臣对于杨家打压这件事,抛开掩劣而扬喜,朝堂对于百姓只灌输好的方面,也之片面看到百姓生息之中好的方面这些在杨文锋看来极为致命的策略之外其它的治国之策事实上是没有太大问题的。

  但如今提到修行之人与世俗之间的关系这便值得深思了,杨文锋不知对方是何种打算,是想要借助修行之人而壮大国威最终去行那铁血帝王之法举国攻伐其它五国而一统还是想要更好去治理这个天渊,这些是他如今这个层次无法窥探到的事。

  最终杨文锋只能洋洋洒洒写出一篇文章来阐明他的想法,这个想法他没有站在武皇的对立面,他也不是站立在帝王心思这个方面考虑问题的,他只是想到了年幼时的一件小事和一次很简单的谈话。

  那个时候杨文锋还是和祝芝卫寅像是往常一样于品花楼内喝花酒,当时恰逢也是一场诗会,在那场诗会的末尾可能是品花楼为了噱头有意安排,一位出身江湖身披白袍腰配长剑的年轻小宗师最终踏剑而行露天场中,白衣白袍少年仰头喝下一口美酒随之而吟诵诗篇,风姿卓绝,飘然思不群,颇有一番江湖豪侠的气势。

  当时所有人都为之动容,如此风姿就连杨文锋一时间都心神往之又何况于其它人呢?于是一时间纷纷议论此少年,甚至还有人问出此少年是否便是那江湖绝顶高手中的某人,是否可说出鼎鼎大名让他们能得知一二。

  那位白衣少年倒也实在,面对非修行界的人如此吹捧也只是笑着摇了摇头随后笑着说自己呀不过是名勉强跻身武道修行的纳气境的一名小宗师罢了,在这天渊算不得什么高手。

  随后白衣少年看着众人不信的表情便举了个例子,说比如这玉陵城的武皇,在比如外城的杨王,武道修行怕是早已跻身成势境界,而且他们两位麾下像是他这样的小宗师境界的人绝对不在少数。

  在这少年说完此番话语之后众人先是震惊,之后便是一番感慨讴歌,说是有武皇杨王如此武道修行他们又有何惧,何愁天渊不兴,何愁百姓不能安定。

  当时的气氛绝对算的上是一片祥和,颇为有一番太平盛世之景,当时就连杨文锋也几乎相信了眼前这一切,但随之一位花楼小厮便小声嘀咕了一句,那句话令杨文锋立刻清醒了过来。

  请收藏:https://m.bqu9.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