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第65章 保路运动_民国风云人物演义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听了父亲的话,袁克定想了一下,“可是,大家就是异口同声地不认可呀?这是为什么呢?”

  “就是把这些人全换了,都换成汉人,照样还是会有人反对。”袁世凯摇了摇头。

  “那这究竟是为什么?”袁克定又问。

  “有句话怎么说了,对了,众口难调,人多事多。还得看谁主事。要是老佛爷那个时候,不搞责任内阁,谁敢说什么?载沣这黄毛小儿,差远了。”

  说到这里,袁世凯脸上露出了幸灾乐祸的表情。

  “有人偷着和我说,责任内阁有您就好了。”

  袁世凯旴了一声,走到门口看了一下,“别人怎么说,那是别人的事,你可不准跟着瞎掺和!”袁世凯正色道。

  “这您尽管放心,我傻呀?”袁克定回答。

  袁克定这一次回来,发现父亲有了很明显地变化,和外边的人联系得多了。家里还安装了电报,经常听到电报房里传出滴滴答答地声音。

  他心里不由得想:自己的这个老爹,是不是耐不住寂寞了?

  但是,父亲闭口不说,他也不好去问。

  国会请愿活动余音未消,皇族内阁的抗议声未绝耳,又暴发了保路运动。

  晚清末期,腐败已经成风,官员腐败,民间也同样腐败。

  晚清新政时,为发展铁路建设,鼓励民间资本投资修建铁路。

  到一九一零年,全国已经涌现出十七个私营铁路公司。

  这些私营公司也深受腐败之害,或集资不到位,或因贪腐导致瘫痪,或修筑铁路款被挪做它用,十七家铁路公司竟无一家建成铁路。

  鉴于此情况,原来极力主张铁路商办的张之洞、杨度、盛宣怀等人都改变了观点,主张铁路国有。

  国家没有钱,可以和外国银行借贷。

  责任内阁,也就是被称做皇家内阁的这一意见被清廷所采纳。

  一九一一年五月九日,清政.府颁布了铁路国有的决定:“国家必得有纵横四境诸大干路,……从前规划未善……不分枝干,不量民力,一纸呈请,辄行批准商办。乃数年以来,粤则收股及半,造路无多,川则倒帐甚巨,参追无着,湘鄂则设局多年,徒资坐耗。……

  “用特明白晓谕,昭示天下,干路均归国有,定为政策。所有宣统三年(一九一一年)以前各省份设公司集股商办之干路,延误已久,应即由国家收回,赶紧兴筑。除枝路仍准商民量力酌行外,其从前批准干路各案,一律取消。”

  我们勿需讨论铁路国有还是商办或民办好,也不去讨论责任内阁和清廷这铁路国有的想法和做法是对还是不对。

  问题是,那么多人集资了那么多钱修筑和正准备修筑的铁路,朝廷做一个决定说一句“铁路国有”,就可以了吗?

  我们说过了,几何公理触犯了个人的利益也要遭到人们的反对,一个铁路国有,触及

  请收藏:https://m.bqu9.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