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429章 【自以为是】_港岛家族的诞生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不过是打破‘五五分成’的惯例,实际上也就两三百万的来去。

  想到这些,林志超叫来黄昌宏,并说道:“和地铁公司的合作条件,我已经心中有数,必定能赢得这次遮打站上盖发展权。你们只需要负责技术性的标书部分,就可以了!”

  黄昌宏见老板如此自信,便说道:“没问题!这幢大厦占地2.27万平方尺,可修建一幢37层高的商业与办公室混合的单塔型建筑物一座。技术上绝对没有问题,老板放心,毕竟我们开发的商业大厦,超出竞争对手太多太多。”

  这不是骄傲,而是铁一般的事实。

  几十年来,长实集团在中环开发了十几幢优质大厦,若是再加上替别人承建的大厦,足足有二十多幢。其它地方就不用说了,连新加坡都有长实集团开发的大厦。

  “嗯,那就不需要如何分心,毕竟项目有很多,我们不要在这上面花费太多精力。要知道,这幢大厦仅地皮费就需要约2.4亿港币,达到1万每平方尺,若是再加上建筑费和税费,预计投资高达4.5亿港币。”

  黄昌宏说道:“我明白了!”

  实际上,按照目前的地产走势,明年这幢大厦在6亿港币的价值,纯利怎么也得有1.5。长实集团可以分到7000多万港币,已经是非常丰盛的利润了。

  7000万港币的利润,相当于新鸿基地产的八成年利润。

  林志超不过是非常自信,所以如此轻松的说说而已。

  另外一边。

  李家成也在办公室里,思考着这次遮打站的竞投,他非常想参加,但发现自己的实力完全没有胜算。

  长和地产目前市值2.5亿港币,较上市时已经增加了五倍。这已经是非常了不得的成绩,要知道,作为地产龙头的长江实业集团,如今市值五十亿出头,较上市时仅增加2.5倍多。

  李家成的长和地产市值增加如此多——从上市的5000万港币,增加至如今的2.5亿港币;有很大的一个原因,就是他发行了十几次新股,筹集很多资金进行抄底地产,当然自己持有的股票也摊薄了。

  当然这样一来,长和地产这几年的利润也大涨,去年(1976)创造了1850万港币的利润。

  “要想中标,长和地产必须拥有2.5亿港币的现金流,但现在我们账上流动资金仅2000万,发行新股筹集资金最多3000万,再加上银行贷款的话,也拿不出1亿港币。”

  “看来,我真的和这次的项目无缘!”

  李家成只能挥掉脑海中不切实际的想法,实际上还有一个现实的问题,他的企业缺乏大项目的开发经验,所以地铁公司也不会考虑的。

  “这次中标最大的希望,应该是长实集团,凭林志超的手段,对付置地还是非常占上风的!”李家成又

  请收藏:https://m.bqu9.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