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728章 内政改制_三国之谋伐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而是把青州的模式直接照搬过来,分出更多的职权部门,精简官僚机构,明确他们的职责,减少尸位素餐的发生。

  陈暮打造了一个严谨的官僚体系,最上层的自然是三公九卿,俗称为公卿集团,然后是三独坐体系,原本的御史台形同虚设,现在加入了青州监察体系,重设御史大夫,类似于后世纪委。

  首先是公检法分离,设检察机构,各县立都察院,大理院,尉院。

  大汉的诉讼和审案权力在地方由县尉和县令控制,中央则是廷尉掌管,所以最高机构并没有实行权力分离,也就是像后世出现最高法院,最高检察院这样的机构。

  因此对公检法分离之后,就得重新进行职能分配。在地方上,剥夺各县、州郡长官对于抓捕罪犯,调查案件的权力,改为各县县尉、各郡国中尉。

  这样就相当于县尉是县公安局长,郡国中尉则是市公安局局长,还有州府都尉就是省公安厅厅长,一层一层,有上下级领导职能。

  而他们的最高权力领导则是九卿当中的卫尉,原来的卫尉职权很低,相当于守卫宫门的长官,宫中的禁军由卫尉执掌,但如今改为掌管天下尉院,不再控制皇宫禁卫,相当于公安部部长。

  大理院就简单很多,相当于后世的法院,负责审理案件,有县大理院、郡国大理院以及州大理院,最高领导则是廷尉。

  都察院则负责刑狱诉讼,都察地方尉院案件查办过程,确认无误之后,由都察院向大理院提起诉讼,对标的是后世的检察院,最高领导是光禄勋,也就是将光禄勋的职能提高到监察地方刑狱诉讼以及审查案件的问题。

  没办法,东汉的监察体系只有一个,那就是御史,所谓的地方刺史,其实就是被朝廷中央派过去的御史,所以刺史又被称为御史,他们的上司就是御史台,如果刺史发现地方长官违法乱纪,就会上书到御史台,然后再由御史台转交到三公审核,最后给地方官定罪。

  如果将都察院的职能也放到御史台去的话,那御史台的权力就会空前膨胀,所以必须进行权力分割。公检法的最高领导人对标的是最高法院院长、最高检察院院长以及公安部部长,三法司平权,职务必须相当,所以就都由九卿担任。

  卫尉和廷尉进行了权力变更,原本就与卫尉职权有些重叠的光禄勋,自然也要进行职权变更,因此地方都察院的职能就交到了光禄勋的手里,负责地方刑狱诉讼以及审查案件。

  除此之外,陈暮还新设立了监察院,最高领导是御史台。

  监察院的职能就相当于纪委,御史大夫由一位三公兼职,三公的级别要比九卿高,这样就能行使监察的权力,监督天下百官。

  这样从公检法方面,不管是在地方还是在中央层面,大家都基本同

  请收藏:https://m.bqu9.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