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第621章 前三刀_三国之谋伐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为曹操是在官渡河南岸结营,官渡河虽然只是一条小河,但泥沙堆积,有大片冲积扇区域,导致袁军阵型无法摆开,哪怕渡河进攻曹军营寨,也无法攻破曹军营寨,最终由于粮草被烧,形成大溃败之势。

  淝水之战则完全不同,这不属于地形方面的因素,而是决策错误。苻坚打算半渡而击,于是让前线暂时后退,等到晋军渡河的军队过来一半的时候,就派骑兵进攻。

  结果他完全没想到,他下达撤退的命令让前线以为军队已败,直接让士兵们一片大乱,让谢玄渡河突击成功。

  所以纵观官渡之战和淝水之战的渡河战争,就不难发现。渡河战争当中,地形因素和决策因素,往往是赢得战争的关键。地形和决策,不管哪一个出现了问题,都会导致战争的失利。

  洹水陈暮早就研究了许久,他发现离袁军下游四里处的河滩不仅水浅,而且河岸地形极为开阔,远处就是一片茫茫的平原,几乎不可能埋伏伏兵。

  若是用骑兵进攻的话倒是可行,只要等到洛阳军的军队过河一半,用骑兵从远处突然开始发动进攻。

  可惜的是冀州骑兵被一战打垮,颜良手里已经没有骑兵了。

  这也是为什么陈暮敢过河的原因。

  管亥过河之后,立即整顿队伍,原地开始结阵,掩护后面的军队继续过河。

  关羽见关平的部队也开始渡河之后,就对陈暮说道:“四弟,走吧,我们也要准备过河了。”

  “嗯。”

  陈暮点点头,与关羽调转马头,下了小山坡,往远处而去。

  从日中初时开始渡河,士兵们一波接着一波,直到日中三刻,也就是中午十二点钟的时候,只花了约一个小时,两万多大军就已经全部过去。

  在列好战阵之后,大军开始往西缓慢移动,同时颜良部也在缓慢地往东移动,双方都在向着彼此靠拢。

  洹水北岸,西侧是颜良的大军,东侧是关羽大军。

  北面是辽阔的平原地区,除了南面是波流不息的河水以外,整个战场极为广阔,双方前锋军队一字排开,连绵近一里,等抵达一箭之地外后,终于停了下来。

  颜良在队伍最前头,关羽同样在队伍最前头,二人遥遥相望,场面极为安静。

  陈暮并没有在这里。

  双方大战一触即发,他跑到前线那是找死。

  他正在埋伏点,既然是渡河而战,两岸的地形他早就已经派人侦查过。

  洛阳军于颜良营寨下游四里处登陆,双方汇聚的话,大概是在颜良营寨下游二三里左右的位置相遇,恰好此间东北方有几处丘陵可以观战。

  这片丘陵是位于关羽大军的正北面,颜良大军的东北面。

  陈暮在这里安排了一些刀斧手和弓箭手,双方一旦展开决战,按照计划,关羽将会把颜良往这边引,一旦颜良想转头往自己营中跑,则

  请收藏:https://m.bqu9.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