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517章 淮水之战_三国之谋伐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露出狰狞的神色:“我就算是死,也不会让纪灵回去。”

  说罢一催促马匹,飞一般地往前而去。

  这就是有战术和没战术的区别。

  典韦不懂战术,于是就傻愣愣地追,追到了就跟你打,莽夫一股脑A上去,跟刘勋打了个昏天黑地,最终被吕布迫走,也没占到什么便宜。

  而夏侯惇和程昱就聪明许多,只是紧紧咬住纪灵不放,跟在身后,不主动进攻,也绝不会中纪灵设下的埋伏。

  事实上纪灵几次想在前方设伏,都被程昱识破,一来一回,反而更加耽误时间。

  最重要的是,不管是纪灵还是刘勋,都必须要过淮水才能回到淮南。

  典韦在刘勋过淮水之前,就急哄哄地找他打仗,最后没分出个胜负,刘勋自然可以从容地渡过淮水,驰援袁术。

  而夏侯惇和程昱,则是分兵。

  由夏侯惇继续尾随纪灵,程昱领一千人绕道,提前埋伏于淮水渡口附近。

  此时后有追兵,侧翼有埋伏,纪灵过不过河?

  过河就会导致军队没有战阵,前面的人还在渡河,后面的人却要打仗,必然会让军队处于一片混乱,到时候五千人战胜两万人,或许就未必不会成功。

  不过河的话,更加糟糕。袁术那边情况不明,一旦因为他没有及时回援,导致袁术那边出问题,那事后纪灵必然要遭到处罚。

  因此这对于纪灵来说,是一个两难的选择。同时也是程昱战术的高明之处,可以有效打击敌人。

  只是纪灵好歹也是袁术麾下有数的大将,等他抵达徐县,离淮河已经不足八十里的时候,终于回过味来,明白敌人是打算在淮河边上阻击他。

  一时间骑虎难下,想了半天,决定亲自带一万人回头,迎战夏侯惇,然后让自己的副将先带一万人到淮河渡口准备船只。

  夏侯惇又不蠢,与程昱分兵之前,三令五申让他不要和纪灵对战,因此纪灵回头,他就立即后撤。

  双方敌进我退,敌退我进,来来回回,玩得不亦乐乎。

  一直到第二天,也就是袁术求援的第四天,纪灵才慢慢吞吞地抵达了淮水边上。

  按理来说,淮南淮北距离总共不到三百里,这还是汉里,照后世来算,就是一百多公里而已。

  不谈那些一天徒步一百公里的大佬,单按照古代常规行军里程约每日七十里来算,四天时间,散步都散到了。

  像司马懿截获孟达谋反的信件,千里奔袭斩杀孟达,就是以平均每日五十公里的行军速度急行军。

  还有夏侯渊三日五百,六日一千,平均每天能跑一百六十七汉里,当之无愧的行军速度。

  而现在原本应该是三天内抵达淮南,纪灵却用了四天才到淮水边上,离淮南还有一百多里的距离,意味着他花了四天时间,才走了二百多汉里。

  比正常时间慢了两三天。

  从这一点上来

  请收藏:https://m.bqu9.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