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466章 青州十年往事_三国之谋伐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比,只能通过杜仲叶、皮、籽进行榨取,数量低得无法量产。

  普通麻绳的缺点就是时间久了容易漏气,所以这三样东西只能帮助马钧制造出完美的蒸汽机,却无法让蒸汽机量产出来。

  不过目前蒸汽机至少已经出了成品,等到橡胶到位,可以量产的时候,陈暮期待着有一天能看到火车面世。

  华夏五千年文明,不缺乏能工巧匠,缺的是一个科学的引路人。

  陈暮现在就在做这个引路人。

  只是他也只知道一个笼统的方向,知道工业革命需要蒸汽机,也知道蒸汽机的原理,但具体构造,还是得依靠匠人们的智慧。

  至少现在有个方向,而且是正确的方向,这就足够了。

  在过完年后,陪着父母妻儿家人休息了半个多月,陈暮就又进入了紧张的工作状态。

  上班摸鱼是不可能摸鱼的,这辈子都不可能。作为公司十佳员工,劳动模范,还是整个青州的掌舵者,陈暮的任务远比刘备的任务重许多。

  今年过年,青州开了大会,各路将领、官员、学者、教授,刘备一一会见,对他们过去一年的工作予以高度重视和肯定,然后然后在发完奖励之后,就跑到渤海前线去了,当起了甩手掌柜。

  难怪诸葛亮会累死。

  还好陈暮这个人张弛有度,摸鱼倒是不摸鱼,但不是还有沮授荀彧帮忙吗?

  有这两个顶尖内政加上战略家在,别说一块小小的青州之地,就算是整个大汉都没什么太大问题。

  齐国相府邸内,陈暮正在办公,早春的暖阳透过窗子洒落在书桌上,府邸二层小楼内,竹影森森,案牍公文堆积如山,旁边的纸篓中卷着成捆的画卷和书帖。

  一道道命令发布下去,目前徐州得了一半,还分了冀州约五分之一的地盘,刘备势力得到扩充的同时,还有很多问题要处理。

  门外传来轻盈的脚步声,荀彧高高瘦瘦,长袍飘飘,缓缓步入厅内,见到陈暮在忙碌于桌案笔砚间,轻笑道:“尚书令,事情已经做妥了。”

  “嗯。”

  陈暮舒了口气,正待要随口夸奖几句,倏地又抬眉想了想,纳闷道:“哪件事?”

  “所有的事。”

  “所有的事?”

  “正是。”

  荀彧掰着指头数:“今年春收与夏耕、官府给予百姓的补贴、各地督邮巡视组的安排、下一批往北送的粮草,还有今年出海的船只”

  他每说一件,陈暮眉间就舒缓一分。

  林林总总几十余件大小事,居然都安排妥当,只能说,不愧是荀彧荀文若。

  “好了好了。”

  陈暮摆摆手,示意他停下来,说道:“去年出海的船只到了哪里?”

  “尚书令请看。”

  荀彧掏出一张船员绘的地图来,他还是那么喜欢叫尚书令。

  陈暮接过地图研究,看到如今青州的海船已经不再拘泥于朝鲜半岛,而是开始往北

  请收藏:https://m.bqu9.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