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146章 大儒郑玄_三国之谋伐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了,调到某地去当太守去。

  如此一来,齐国没有了强权人物,而各地又少了其它大宗贼豪强的掣肘,到时候那些土地,还不是他们这些剩余豪强的?

  孙昭这些人,算盘打得无比精明。

  可惜要是再过两年他们发现陈暮继续赖在青州不走,甚至还拥护刘备以青州开始谋夺天下,继续压榨他们的时候,内心里不知道该有多绝望。

  估计与后来诸葛亮压榨蜀中豪强大户时,那些豪强心中的想法一般无二了吧。

  .

  .

  三月中旬,朝廷那边才刚刚把氏仪任广饶县令的文书发往青州,关羽这个时候正在都昌,慢慢清理北海黄巾残部。

  而陈暮这个时候已经来到了北海高密县。

  高密县其实并不是黄巾的地盘,根据《后汉书·献纪》记载,因为仰慕郑玄的名望,黄巾军居然“见玄皆拜,相约不敢入县境”。

  可见郑玄的名望之高,连黄巾军都不敢伤害他分毫。

  因为郑玄的存在,导致高密县是整个北海唯一还存在官府体系的县城。

  当陈暮抵达高密的时候,当地县令带着县丞等人出来迎接。

  “陈刺史!”

  “刘明廷。”

  正如使君是对太守的尊称一样,明廷是对县令的尊称。

  二人见礼,一同进入城里。

  就看到高密县犹如正常的城市运转,在被黄巾重重包围的情况下,城门打开,各乡亭百姓或进城赶集,或进城买货,城内外进进出出,没有受到任何影响。

  陈暮赞道:“明廷治下百姓居然如此安居乐业,可见明廷治理有方,我将上报朝廷,予以嘉奖。”

  刘县令苦笑道:“刺史莫要玩笑,这一切皆是师君的功劳,非我也。”

  “郑君如今何在?”

  陈暮倒是知道,郑玄在高密广收门徒,据说弟子数千人,像孙乾、崔琰、国渊都是他的门徒,后来这些弟子将他的学问发扬光大,称为郑学,在三国割据时期影响力很大。

  “此时应在家中。”

  刘县令以为陈暮是来拜访郑玄的,便补充了一句:“平日师君此时都会在授课,不方便见客,刺史如果要拜访师君,可过了晌午后再去。”

  “嗯。”

  陈暮点点头:“左右无事,不如去看看。”

  “这”

  “无妨,我不会打扰到郑君。”

  “那请这边来。”

  刘县令带着陈暮往城东方向去,郑玄的家境十分贫穷,住在城外的乡下,每日除了教授徒弟以外,就是自己种田种菜维持生计。

  主要也是他的门徒大多都是普通百姓,有钱人家的学生很少,而且他为人正直,只收取少量束修,并不会利用学费来补贴家用,所以对郑玄的生活并没有起到改善。

  到城东外的乡下,就看到远处一户人家门庭若市,一名六十岁上下的老者正带着弟子在乡间一棵硕大的银杏树下诵读经书。春暖花开,郎朗读书声入耳

  请收藏:https://m.bqu9.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