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1 六年_四合院:从聋老太太开始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还没有拆,还看见了一座塔吊。

  到了粮店门口,前面排着30来个人,粮食按票按证供应其实还没实行多久,从9月份才正式实行,之前还是有私人粮店的。

  前两年《京都日报》报道了一系列的私营粮店坑害广大市民的案列,比如《新丰粮店非法经营被处罚款》,说的是竟以东三省玉米面冒充伏地玉米面被罚300万元,额,那时的钱不值钱,合现在的300块。还有就是《粮商魏向财唯利是图,曾大量倒卖面粉扰乱市场》《部分私营粮店代销国家粮食从中捣鬼,影响粮食供应引起广大市民不满》等等,还有大称入小秤出,为了缓解供需矛盾,以为数不多的粮食养活全华国的老百姓,不得不采取凭票限量供应的办法。

  从今年8月对市镇人口实行定量、凭票供应粮食。因为才实行几个月,粮店的员工业务不熟悉,不会算账的、不会称粮的都不稀奇,每个粮点门口都排着一字长蛇阵。

  粮本是黄色的牛皮纸表皮,上面印着京都市居民粮油供应证,还盖了个红色的圆章《京都市粮食局》,里面每一页都8列,主要是姓名,年龄出生年月日,性别,工种,粮食定量标准(斤),粮油定量标准(两),增减,备注。

  家里有几口人就填几行,卫天明姐弟4个,大姐周云15岁,才上高中,每月21斤。二哥周卫东13岁比小卫入学还晚一年,15斤定量。卫天明自己12斤,臭丫头叫周淑兰,只有8斤。叔叫周国,40斤,婶儿叫李颖,28斤,细粮只占30%,油基本上是10斤粮食一两油,糖票、点心票、布票、肉票这些看单位效益,有的现在还没开始计划供应,不过老周家基本还够用,这几年社会一片欣欣向荣的景象。

  小卫是周家收养的孩子,周国和卫父做了十来年的战友,小卫的母亲打老蒋时就牺牲了,所以他从小就是李姨看着长大的。后来卫父去了半岛,也没回没来,就这样,老周家收养了小卫。

  过了半个小时终于排进了粮店里面,三间房,中间一间是售粮处,两侧都是库房,还有一个窗口发票证,窗口旁边有个小黑板,上面写着这个月的供应的品种、数量、价格。就像这个月,大米一斤,富强粉,花生油,香油,白糖,玉米面,红面,生面。

  挂面也就是生面是黑色的,俗称钢丝面,高粱做的,掺了一点标粉。吃起来还好,不难吃,有点像意大利面。不过这玩意不好消化,吃了之后容易胃不舒服,特别这个时代肚子里面油水都不怎么足。

  店里有4个营业员一个粮站主任,其他地方的粮站主任在往后几十年都算个人物,不过这位置,还是算了吧。轮到卫天明上前,要了10斤挂面2斤富强粉,看着店员一张张的数钱

  请收藏:https://m.bqu9.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