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五百四十章 大选舞弊_超级能源强国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说。是国内三分之一的人口,二分之一的适龄选民,根本不去登记。

  落在阿塞拜疆,如果甘贾地区的适龄选民的登记比例也这么低。侯赛因诺夫非得亏的吐血不可。

  要增加登记选民的数量,就得增加宣传。并且帮助选民减少麻烦。

  宣传要花钱,减少麻烦也要花钱。

  钱从何来?

  侯赛因诺夫掌握着军权,财源却少的可怜。当然,厉行节约还是能省出甘贾地区的费用,但其他地方怎么办?

  马梅多夫也有自己的传统地域,但他的资源就更可怜了,只能想办法派遣无薪的人员去做这些事。

  阿利耶夫则不同,他如今不光有苏城这个大金主,还有缓过劲来的俄罗斯联邦,仅仅一个纳希切万自治共和国,他就能依靠多登报,多放广告,多刷宣传画,增加审核的官员,提高审核的效率,服务审核中的选民,提溜出大几万的人数。

  按比例来说,这至少是1个百分比的优势了。

  接下来还有登记选民向投票选民的转化过程。

  投票的时间仅一天,登记选民会不会一发懒就不去了?全国数千个投票点注定是要排队的,那登记选民会不会一看到茫茫多的人流扭头就走?投票点全都设立在城市等繁华地带,那居住于村落的选民,是否有方便的交通工具出行?

  西方世界的成熟选举方法,是由国家统一安排。而在阿塞拜疆,临时政府又哪里有钱安排。

  最终的结果,还是哪个候选人有钱,哪个候选人就能多给自己的优势选区增加资源。

  同时,资源本身还能增加优势选区。

  细如牛毛的事务,挑战着每一个候选人的神经和财力,同时也挑战着这个国家。

  快到选举的时间,事务更加复杂了。

  被聘请来的美国选举经理,一直向阿利耶夫建议做政绩。由于阿利耶夫没有政府头衔,政绩就只能拐弯抹角的做。

  苏城很自然的建议做政绩工程。在尽可能多的城市做些公共设施,总是容易让人记住的。

  阿利耶夫从善如流,于是又是一笔大的花销。

  这一笔笔的钱花下来,每天都是上百万的出项,比行贿官员的时候少不到哪里去,等于是将贿赂官员的资金,挪移到了贿赂民众身上。

  苏城一周看一次报表,也看的啧啧出声,对做翻译的王观道:“怪不得美国人竞选总统能花上千亿美元,一个小小的阿塞拜疆都要花这么多,再过五年,阿利耶夫再竞选的时候,资金量怕是还要增加。”

  王观冥思苦想,也不记得美国总统竞选要花这么多钱,只当苏城是记错了,然后配合的说道:“西方的政治制度还真是钱的制度,好像人人都能竞选总统,这么一看,没钱别说是总统了。竞选一个县长都玩不转。”

  “竞选总统,第一就得让人知道你,这可比捧一个明星贵多

  请收藏:https://m.bqu9.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