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第402章 情比钻坚_明末:带着复兴号崛起外东北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郑毅见到袁崇焕的时候,几乎有点不敢相认。

  几个月前见到他,也不过是有些消瘦而已。

  如今则是瘦的像皮包骨头一般。

  郑毅询问是不是身体不舒服。

  或者是不太适应这边的生活。

  袁崇焕笑着回答并没有。

  除了气候上有些不太适应之外,其他都没太大问题。

  这边的生活跟大华没多大区别,除了热一些之外。

  还有那些黑不溜秋的人,也是分外让他赶到惊奇。

  不过袁崇焕可不是没见识的人。

  好歹他也是大明帝国的进士。

  自幼熟读经史子集和地理著作。

  尤其是三宝下西洋的一些风土,更是熟记于心。

  比如吴襄父子呆的摩州城,在风物志中就是三宝曾经停留的木都骨束。

  而作为他和吴襄父子分界线的麻林地,还有他辖域内的慢八撒等地,都是三宝曾经来过的地方。

  尤其是在麻林地附近,袁崇焕在清理港口的时候,还发现了不少大明的铜钱。

  清理出来之后看到是永乐通宝,而且品相还不错,更加佐证了三宝下西洋的路线。

  本来袁崇焕也觉得当初郑和来到这么远的地方,根本是不可能的事情。

  他来的时候乘坐的是大船,也用了将近两个月的时间才到。

  三宝太监下七下西洋,从永乐到宣德年间持续了几十年。

  他感觉最远也就是到大华如今在波斯湾的据点了不得。

  没想到煌煌大明,竟然真的在永乐年间就到过万里之外。

  当时发现永乐通宝的时候,他着实被这个发现弄得激动又自豪。

  两百多年前先辈就已经将势力扩展到此处。

  两百多年后,他投入大华才能重新来到这里。

  也不知道应该怎么评价老朱家的那些后世子孙。

  若是当初大明就占据这块宝地,大明统一天下也未可知。

  他在这里几个月的时间,对于这边的情况是非常清楚的。

  渔业资源丰富这个自不必说,他亲眼看到打渔的船都拖不动满载的渔网。

  除此之外,这边的土地也算肥沃,沿海的平原可以种植甘蔗、烟草等。

  这两种经济作物,在大华的时候袁崇焕也是见过的。

  甘蔗可以提取出蔗糖,然后加工之后可以做雪糖。

  卖到大明的时候,一包就将近一两银子。

  如果将这里全都种植上甘蔗。

  那一年的收获该有多少?

  还有剑麻、丁香,也都是很好的经济作物,尤其丁香还是香料。

  香料这东西,无论在什么时代,都是价格昂贵的商品。

  当然,大华如今是不怎么缺了,每年的香料都是论船来拉。

  他亲眼见过,在大连府的港口,香料不停地卸下,然后运输到各地。

  若是当初三宝太监时代,大明就将这里占领的话,那真的于国有大利。

  不过现在说什么都晚了,他也没生活在永乐时代,如今更不是大明的人了。

  再说这些,除

  请收藏:https://m.bqu9.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