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第459章 凉秋去寒冬来,转眼已是数年_我做生产队长的日子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秋去冬来,冬去春至。

  一年又一年

  时间过得飞快。

  连续多年的忙碌,吴远中也更显成熟了。

  果园去年就已经迎来了第一次大丰收;

  生产队里家家养蚕,蚕茧收入也越来越多;

  这几年以来,人民的生活水平有了显著的提高。

  除了吃饱饭之外,人们对鱼类和肉类的需求也多了起来。

  现在看来,鱼塘确实已经太小了,养的鱼供不应求。

  甚至有某些公社的供销社,早早的就下了定单,鱼还没到捕捞的时候,就已经卖完了。

  新旧两个猪场里,也分别养了母猪和肉猪。

  怎样扩大鱼类和猪肉的产量,成了生产队亟待解决的问题。

  还是吴远中,去县里请了专家,指导他们在河边用网箱养鱼。

  这种方式不用特意挖鱼塘,只需要利用河边较平坦的河道,放置网箱,或拦截一段水源。

  然后放上所要养的鱼苗就可以了。

  这样做的优点就很多了,比如:

  河里的水都是流动水源,水质好,不用引水排水。这样可以节省很多的人力;

  河里还有水草植物可以供鱼类食用,这样就可以减少投放饵料的成本,并且同样节省人力。

  当然,凡事有利必有弊。

  梅雨季节的时候,河水暴涨,容易漫过网箱,导致鱼类逃跑。

  还有就是如果在放置网箱之前,河里清理不彻底,万一漏网了比较凶猛的鱼类,那就得不偿失了。

  因为放置网箱,在河道养鱼,不光需要水性好,还需要有力气。

  所以卫兰把这个任务交给了张亮。

  你别说,张亮完成的还非常好,他现在寡语少言,干活卖力。

  跟劳改之前,简直像变了一个人。

  很多事交给他,卫兰都比较放心。

  养猪场里,早在两年前,就引进了肉猪。

  那是在新猪场建好后,吴远中和李静萍他们经过商量,确定的方案:

  现有的老猪场,还是以养殖母猪,繁育仔猪为主。

  而新建的猪场,以肉猪为主。

  吴远中联系了县畜牧局,引进了生长快,出栏早的国外洋白猪。

  这些猪全都都是白色的,不挑食,出肉多,食量低,出栏快。

  种种措施,相对缓解了生产队鱼类和猪肉供不应求的现状。

  果园里,所有的果树明年就全部挂果了,徐华很有信心,也很有干劲。

  生产队的各种多种经营,都做的风声水起。

  酱油厂也在稳中增产,吕玉衡现在正带领着厂里的技术骨干,研发新的调味品。

  他们虽然各自负责各自的这一摊子事,看起来毫不相干。

  但他们每天晚上放了工,吃完饭后,都会在一起交流工作上的事。

  你说说你的问题,他说说他的问题。

  大家在一起分析研究,相互学习,相当于这一天工作的总结会。

  这成了他们每天睡觉前的必修课,对他们几个工作方式方法上的成长,益处很大

  请收藏:https://m.bqu9.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