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57章 襄城郡王_我撞破了皇帝的女儿身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为显赫的将门。

  可福无双至,祸不单行;或许是这一家杀伐过重的缘故,岳俭行的三个儿子,居然都意外的短命;或是积劳成疾,或是英年早逝,还有亡于刺客之手的。

  如此一来,岳俭行仅剩一个未从军的幼子。别的勋贵家,都是感觉一个爵位不够分;而到了这岳家,却出现了好几个爵位无人承袭的情形。

  高宗皇帝念在岳俭行劳苦功高的份上,大手一挥,收回了无人承袭的爵位,直接赐了岳俭行一个郡王爵。

  如今这位襄城王,已是三朝老将;不单功勋卓著,且是满门忠烈;所以在太后以皇帝名义调禁军诛杀顾命大臣之时,岳俭行并未插手。

  而政变之后,慑于他对天子的忠心、以及军中的威望;也无人敢褫夺其兵权,更无人敢对小皇帝表现出不轨之心。

  所以李云棠听罢之后十分费解,属于懿安太后这一边的坤安公主,是如何跟天子一系的襄城王扯上瓜葛的?

  再说坤安公主这边,亦没有再卖关子,薄唇微动之下,低声抛出了一个消息,霎时间将李云棠惊地背脊发凉

  “母后昨日单独召我,说是有意为我安排婚事,而结亲的对象,母后属意襄城王的嫡孙;

  父皇尸骨未寒,母后怎么便提起这种事情……”

  天子在军中的心腹,若是娶了太后的女儿,那情形对小皇帝而言,可谓是危若累卵了!

  但仔细一想,李云棠很快就思忖出了不对的地方;这两方之间,虽不能说是势同水火,那也能称得上是老死不相往来。

  襄城王虽然同是勋贵,但与榆国公高氏、夔国公李氏这些开国勋贵不同,这位郡王,乃是新晋勋贵中的代表性人物。

  高宗朝的一众新晋勋贵,认为开国元勋之后,都是依靠先辈荫蔽,才能居于国家之高位;而开国诸国公、侯伯之后,则认为这些新晋的勋贵阻挡了他们升迁的路线。

  二者间的分歧与矛盾,不比文臣与勋贵之间的少。

  甚至可以说,以襄城王为首的一干新晋勋贵,就是高宗皇帝扶持起来,用以制衡甚至取代老牌勋贵的棋子。

  不然开国六位国公,也不会在高宗朝时,只剩了忠贞营一系的榆国公、夔国公;剩下四位西军系的国公,都因各种各样的原因,被除了爵位。

  “你在想些什么?”

  李婵见李云棠半天不发一言,忍不住喊出了声,接着用右手摇了摇李云棠左肩,催促道

  “我从母后口中听说,你是个机灵的小鬼,可有什么主意让我摆脱此事?

  他们家的孙子,生地又肥又丑,我才不……”

  不说公主本人有什么意见,小皇帝定然是极力反对这门亲事的,李云棠出于两个考虑,亦是反对。

  被这么一喊,他突然觉得,这公主也不是笨人;她弄清楚自己心里的诉求后,很快便找到了跟自己利益一致的皇帝一方,并出言请求。

  想到这里,李云棠突然觉得这是一步蠢旗,一门皇帝、男方家里、女方当事人都反对的亲事,提出来有什么用?

  但随后,他突然感觉这是个毒计!

  这婚事成与不成,根本都不重要,关键是在赐婚之时,岳俭行对婚事的反应。

  太后提出结亲,岳俭行纵使一千个一万个不愿意,也不可能丝毫不给面子的拒绝。

  这位襄城王只要做了犹豫,小皇帝很可能心中就会生出芥蒂;毕竟这关乎皇帝的性命,绝不能掉以轻心;而懿安太后,就是想要君臣相疑!

  小皇帝的婚事是早已定好的,并且关乎国本,提前考虑倒也无可厚非;但这太后,在先帝尸骨未寒之际,就通过女儿的婚事算计皇帝,可谓心狠手辣!

  感谢书友量王温尔托打赏的1500点币,送出的1张月票;

  感谢书友择叶而居打赏的500点币,

  感谢书友20180218113512277打赏的300点币,

  感谢书友红之月下美人,英俊潇洒的少年献给小皇帝的233点币,如尔等所愿,特赐香汤;

  感谢各位书友的月票以及推荐票。

  请收藏:https://m.bqu9.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