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112章 再苦一苦百姓_我撞破了皇帝的女儿身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莫非杜户部要替他们求情?”

  “阁老言重了,这些佞臣难辞其咎,我要说的与他们无关,而是——”话到一半,杜芝又看了眼上官蒙,见他并无多少好奇,便不敢再卖关子,果断地表明了意思:

  “而是为了补阙!”

  上官蒙一时无法理解“补阙”二字是何意思,脚步下意识一顿;而杜芝知道机会来了,赶忙继续解释起来:

  “这布夷行此诡诈之策,从京中官宦人家中诓走了近千万两,我等本想着天子也受了骗,定会想法子找补回来,谁知陛下仅惩戒了那帮尸位素餐的失察官吏,此外便未有任何措施追回赃款”

  “怎么追!”上官蒙心中冷笑一声,声音更是陡然抬高了不少,“你们为官几十载,尚且拿不出丁点线索,天子践祚不过三月、年尚未及束发,如何寻得布列提贼人,追索赃款?”

  杜芝赶忙做了个噤声的手势,生怕他这里动静太大,引得些宦官驻足观望,同时继续低声解释道:

  “因此我便想了个法子,把诸位手中的宝钞集中起来,拿到百姓那里换取米粮,再把米粮转手卖出,换得钱财分与众人;虽说不能填补所有损失,也可”

  听得是这番言论,上官蒙登时便没了兴趣,随口便斥道:“百姓是傻子么,会把稻米拿出来,换这些废纸!”

  “国朝税收收的是白银,而百姓地里却种的是谷麦,因此每年开征夏秋二税之时,粮商皆压价籴米、从中攫利,百姓因要交税,只能吃了这暗亏;而此次或可请朝廷下令,以宝钞换粮之后,来年可以宝钞抵税,如此一来,中间便少了粮商之盘剥;

  譬如在湖广一地,国朝每亩地征纹银九分,若是一个里内共有千亩土地,便需缴纳税银九十两(1两=100分);而朝廷以如今的市价用宝钞换其米粮,来年允这个里以钞抵税,这粮商所赚的这部分,不就落到朝廷手上了么?

  若还无人愿意,可以许以一定的折扣,就如那一千亩九十两的税银,可减为八十两,还怕无人愿换么?”

  如今大汉虽然称不上什么盛世,但远比某些“饿殍满地”的盛世强得多,湖广、苏湖等膏腴之地,小户或多或少有些余粮,且非红薯、土豆而是稻麦;因此此策才有施行的基础,但上官蒙慧眼如炬,一眼就瞧出了问题:

  “我当是什么高见,却没想到是寅吃卯粮的打算,我且问你,陛下岂会同意支取来年国家的税赋,去填补臣子的亏空?

  再说鄂省一地,耕地六千余万亩,即使家家户户都照你这么做,也拢共才五百多万两银子,远远地达不到千万两;这其中分润,又该如何取舍!”

  “阁老莫急,我这不是还有后招么!”

  杜芝脸上笑意更盛,同时轻轻摁了下上官蒙的臂膀,示意他走得慢些,嘴上则不急不缓地

  请收藏:https://m.bqu9.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