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八百四十二章 不科学的_帝国重器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很遗憾因为时间原因,胡文海还拿不出最有力的案例。这方面最能体现日本人思路的,其实是日本的移动网络。在2G时代,全世界都面临两个选择,要么是G**制式、要么是CDMA制式,总要在两者中间选择一条道路。

  只有日本人选择不走寻常路,为了保护国内市场,通产省领头建立了一套全部性能都逊色于另外两套制式的第三套制式——PDC通讯标准,可想而知全世界只有日本采用这种标准。

  但也正因如此,日本国内的移动通信市场几乎为日本企业瓜分,外国企业根本进不去。即使发展到3G、4G时代,同样极少有国外企业能够在日本市场上生存下去。因为日本手机是一机一号,手机只能在运营商那里购买,根本不是开放式的市场。

  然而从另一个角度来说,这种政策保护下的日本手机企业,确实曾经显赫一时。但是后来因为多种原因在市场竞争之中死了个干净,哪怕有日本运营商拉偏架,也只能允许苹果、三星和华为进入国内市场。

  这么一看,通产省的这种产业政策壁垒,多少有点成也萧何败也萧何的感觉。

  “我们需要一个中国的通产省,但是我们必须明白,通产省的目的是要让我们能够走出去,而不是在国内市场上躺着赚钱,这是在日本通产省身上学到的最有价值的教训。”

  胡文海说到这里,经贸办的林霞忍不住皱着眉头,小心翼翼的问道。

  “胡总的意思我大概明白了,比如说我们要开放农产品市场,谈判的时候可以大方的签字,然后在国内制定一个大豆市场标准,然后以我们国内大豆的品种优势写进去,导致美国大豆不符合中国大豆标准,这样签了字也没有用?”

  林霞动了动嘴唇,到底还是没有忍住,反问了过去:“美国人是**律,但也不是傻子,真的这么做了吃相未免也太难看了。我们能在国内制定针对性政策,难道美国不能?大家都搞起标准壁垒,美国人的技术水平更高,倒霉的肯定还是我们自己吧?”

  “你这个理解可不对。”

  胡文海看出了林霞眼中的不信任,显然能提出标准壁垒这种方案,在她眼里就是一副资本家要利用政府关系独吞国内市场的变相手段了。

  “我提出标准壁垒这个方案,是吸取了日本通产省教训的。首先有一个前提条件,制定标准的目的决不能是让国内产业在国内舒服的赚钱,而是必须以‘走出去’为前提的。”

  “什么是走出去?我有一个不成熟的案例,你们谁了解中国的稀土资源?”

  胡文海向两旁看了看,徐海平举手示意,不紧不慢的说道:“我有一些了解,稀土资源出口是我国的创汇大户,去年的产量是万吨,出口数量则是两万吨,约占国际市场贸易

  请收藏:https://m.bqu9.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