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第二十章 海西落日(1)_靖难天下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第二十章海西落日(1)

  最后众官员商量了一个折中方案,五类生意严格禁止,茶叶、布匹、盐、铁器(兵器盔甲)、粮食,一旦发现,商人以通敌论处,入狱半年,货物征收300%的惩罚税;其他非战略物资,比如奢侈品不但可以买卖,而且还减少两成税收。

  对于奢侈品的倾销,又是朱植的馊主意,他对大家耐心地解释道:“如今辽东的奢侈品已经占了总贸易量的三成,这说明,女真的贵族和富人已经对这些东西产生了依赖,该买依然会买,这些东西只会进一步削弱女真人的战争能力。

  所以应该和那五项战略物资区别开,不但不禁止,还应该鼓励。”

  法令还规定对于五类战略物资,商人以去年一年的买卖帐本为基础,上报官府,官府补助五成损失,分五年以减税的形式补贴给商人。另外五成损失,官府以其他形式补贴。

  该法令从洪武二十七年九月初一开始执行。至于另外五成的损失,朱植表示让他来想办法。

  法令一出整个辽东一片哗然,官吏们吃惊,商人们吃惊,连老百姓也吃惊不已。

  海西女真的细作连夜将消息报告剌鲁府的扎哈齐,扎哈齐得知之后,非但没有气得跳起来,反而神情从容,继续喝酒。

  当辽东第一场雪下下来的时候,广宁出现了一个叫“辽东联号”的商家,大股东出人意料地竟然是辽东官府!占有五成股份,四大商号每人出资五千两银子,各占一成,另外一成由其他那些因为法令受到损失的其他小商号合股而成。

  至于这个商号是做什么生意的甚至连辽东的官吏们也不知道。但对于官府参与的商号,辽东的一些儒林人士已经颇有微词,什么“与民争利”,“败坏纲常”的说法甚嚣尘上。

  朱植对这些说法置之不理。又做了两件让大家更不理解地事。

  第一是兴办学校,在广宁,朱植从自己王庄的收入中拿出三千两银子,依山榜水买了一百亩地,兴建了几所校舍,宿舍,命名为“辽东学堂”。

  朱植通令辽东各地,凡是年满七岁的孩童都可以免费入学。只需要负责孩子们的饭钱。

  此举一出,儒林人士再度一片叫好,为朱植大唱赞歌,说他尊师重教,造福百姓。

  无它的,因为朱植张贴出的招收先生的榜文实在令人垂涎:每位先生一个月五两银子,一年就是六十两,这等于一个内地一个七品知县的俸禄。各地秀才们人头涌涌跃跃欲试。

  最远地甚至有关内东平府来的。

  一些老儒生以看看热闹为由,却惦记着那六十两银子也来看看,谁知道一看招聘要求,立刻傻了眼,教圣人之学的先生只要四人。

  其他的却是什么算术、地理、格致等学科,最让人惊讶的竟然还有一个学科叫“炼丹”,而且教

  请收藏:https://m.bqu9.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