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第十二章 就藩辽东(4)_靖难天下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虽然朱植注重商业发展对经济的帮助,但并不是说他轻视农业。目前像辽东这样的情况,土地肥沃,地广人稀,只要保证一个安全的生产环境,加上足够的劳动力,农业大有可为。晚近以来东北是中国的大粮仓,朱植无论如何也不敢荒废了这样一个好地方。不过事情不能着急,辽东人还是太少,得等人多点了,缓缓图之。

  朱植与大家喝了口茶,把话题转移到商业上来,他道:“封辽王之时,本王向父皇献平辽之策,讲过推行商业的重要,父皇也恩准辽东鼓励商业。本王强调一下,这个商业不是与民夺利,而是以中原之货利诱迷惑胡人,等到他们对中原货物产生了倚赖性,好笼络其民,达到不战而屈人之兵的效果。所以商业之事乃国家安全的一部分,不能简单地以正统度之。”朱植在商谈商业开发之前连忙埋个伏笔先,省得那些儒生们又说三道四。

  朱植问叶旺道:“本王久闻辽东物产丰富,可不知,都有些什么物产?”

  叶旺答道:“铁岭卫于洪武二十年设铁冶所,年产铁十万斤;另外辽东的物产以皮毛,马匹,木材,参、茸等为主。在广宁设有马市,由朵颜卫提供马匹进行交易,按马匹质量分成四等:上直绢八匹,布十二,次半之,下二等各以一递减。所需用度,均由山东布政司按月递解。另外设在广宁的税课司每年收取三万余贯的宝钞税收。”

  真是笑话,偌大一个辽东,物产如此丰富,才收到三万多贯,还是毛得跟纸一样的宝钞。朱植知道洪武年间,宝钞是勒令流通的,但民间基本还是以现银交易为主。那些商人在过境收取货物厘金时大多用宝钞交纳,官员们虽然知道官府吃亏,可是按照国家政策又无可奈何。

  就像下午那样,朱植虽然愤怒,但他也很理解这些小吏。每个月才多少俸禄,用的还是这种收回来的宝钞,他们不贪怎么养家?所以,出现了受贿的官员都不愿意接受宝钞的滑稽场面。

  看来税收政策一定要改,而且辽东所产除了铁之外大多是原材料,交易起来利润不大。至于利润大的货物,如铁和马都是国家专营商品,辽东又收不上税。这些都是辽东商业存在的大问题,朱植下午在市面上的转悠一圈,对辽东的商业情况已经有了初步的认识。皮货卖得那么便宜就是商路不畅通之过,如果各地商人多点过来收皮,这些皮货价格只会越卖越贵。

  朱植道:“辽东近海,为什么不晒盐?”

  叶旺道:“本来在金山卫有一盐场,只是近两年倭寇作乱,盐工们为了性命都逃跑了。”

  经叶旺这么一说,朱植心中大抵有数了,他拿出那条紫貂皮,问在座各位:“这是下午本王在街市上闲逛之时买的,大家可知道这条皮货要多

  请收藏:https://m.bqu9.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