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十一章 暮鼓晨钟(1)_靖难天下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三年,倭寇侵海州,杀我官兵三百余人;洪武十二年,陈友谅余孽纠集倭寇犯宁波府,围攻三日,杀人越货,毁城外庄稼桑田无数。倭患日重,海疆无宁日。”

  朱植有心试试铁铉道:“大明百万兵马,怎么会对一小小倭寇束手无策。”

  铁铉道:“我大明沿海数千里,倭寇行踪不定,说来就来,说走就走,防不胜防。而且倭寇多为亡命之徒,兵器精良,战力强大。”

  朱植摇摇头,即使如铁铉,思维还是停留在消极防御阶段,看来应该启发启发他道:“为什么我们只知道节节防御,不知道打到倭国去呢?”

  铁铉道:“前元胡酋忽必烈,前后两次兴兵跨海攻略倭国,都被大风而阻。攻略倭国大海就是天然的屏障,造船渡海代价太大,非我朝财力能支持的。”

  朱植道:“鼎石所言差矣,虽然造船渡海代价太大,但据我所知,倭国盛产白银,打下来,正好可解我国银贵之困。”

  杨荣插嘴道:“殿下,这倭国本属我朝藩属,对我朝俯首称臣,于礼也不能征伐。”

  朱植心中无奈,真是一帮腐儒,一个打着藩属幌子,却暗中纵容治下海盗到中国烧杀抢掠的国家。而这些倭寇甚至有的表面上称为使臣,带上十倍于贡品的私货在中国市场卖出,谋取暴利,在买卖商品的时候,这些人强买强卖,无恶不作。他们人人带着武器,遇到明朝的军队就装成贡使,一旦没有人管就为祸一方。

  倭寇的兵器大多是用日本钢制造的日本刀,的确比明军使用的兵器锋利,但是这也不能成为打不过的理由。事实证明日后,戚继光用适当的战术和良好的训练打造出来的戚家军,最终还是击败了倭寇。可是倭寇之患一直困扰了明朝二百年,朱植决心一定要帮沿海民众解决这个心腹大患。

  朱植道:“勉仁啊,倭国是我藩属不假,但他如果纵容海盗充当倭寇就有罪,如果我们对倭寇之祸不闻不问,任由他发展。如何能对得起沿海的百姓。日后我们到了辽东,这倭寇也是我们的祸患,如果不除,我是睡不着觉的。”

  杨荣正色道:“殿下教训得是,只是对于倭寇,我朝历来不太重视,恐怕殿下空有平倭之志,但得不到朝廷的支持。”

  朱植道:“朝廷不干,我们干,朝廷不支持,我还是要平倭。平定倭寇最重要的是海,如果我们仅仅在陆地防御,倭寇来骚扰,我们只能被动防守。所以到辽东之后,我要把这种策略改成主动进攻,造船造炮,有朝一日打到倭国去,既然他们不管,那咱们就该替他管管。”

  铁铉道:“固然如此,辽东也没有水师啊。”

  朱植道:“没有就造,造了就练,一年造舰,一年练兵,三年平倭。这是我考虑的平倭之策。最重要的就是造船,鼎

  请收藏:https://m.bqu9.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