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三章 懿文太子(3)_靖难天下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已经上气不接下气了,无神的双眼突然转过来紧紧盯着朱植。朱植“泪眼婆娑”看着朱标的眼睛,立刻明白他的意思,这是让自己记着临终托孤之事啊。人之将死,就让他放心去吧,朱植微微地点点头。心里却暗想,幸亏自己已经明白太子“真实”的意图,这个太子演技可真好啊,如果不是早有杨荣给自己分析,现在在那诚挚的眼光中,自己还不连殉葬的心都有啊。靠,古人太狡猾啦。

  见自己点头,朱标仿佛松了一口气,眼睛逐渐黯淡下来,无比眷恋地倒在了床上。手还抓着儿子,终不肯放。

  众人这才突然意识到这个事实,徐徐退出房间,一起跪在外间。朱植哭着哭着,偷眼看了看在旁边的朱棣,只见他不停拿手擦眼,一擦过就流眼泪,敢情他和自己一样也是在手上抹了催泪剂啊。

  这时,整个皇宫都陷入哀号之中,王妃吕氏当时就昏了过去,朱元璋也抱着孙子朱允炆老泪纵横。

  其实朱植有时候也挺理解这位皇帝的,少年丧母,中年丧妻,老年丧子。人生中最痛苦的三件事情,他全占了。而且马皇后和朱标的死对他的打击最大。众所周知,马皇后是朱元璋身边惟一可以劝说他的人。他们两人的死让他觉得格外孤独,这种孤独也增加了他对下面官员将军们的不信任。太子薨后一年,他就对蓝玉下手了,又牵扯出一万多人。这绝对和太子的死有直接关系,蓝玉与太子关系很好,如果太子不死,朱元璋未必会动到他。当他觉得自己的孙子没有力量制约这些骄横的武将时,他除了杀人,想不出任何办法。

  这是中国古代集权统治者的悲哀,用权力剥夺别人生命来证明自己的正确,用屠刀让这个世界围绕着自己的意志。权力的终极力量最终是对自己的反噬,也许这就是靖难的起因。说到底,朱元璋的做法寒了自己手下官员们的心,民心向背已经决定了以一国制一隅而失败的悲剧。

  洪武二十五年,四月十八,太子薨于东宫。帝恸哭。礼官议期丧,请以日易。及当除服,帝不忍。礼官请之,始释服视朝。八月庚申祔葬孝陵东,谥曰懿文。

  六月,与皇家关系密切的云南王沐英,闻皇太子薨,哭极哀。初,高皇后崩,英哭至呕血。至是感疾,卒于镇,年四十八。归葬京师,追封黔宁王,谥昭靖,配享太庙。

  大明帝国连续两位重量级人物在先后两个月中驾鹤西去,让整个朝廷震荡很大,特别是朱棣在朝更让这种空气增加了些特殊的味道。太子下葬三天后,礼部给事中赵铎上本,请皇帝立储,早安国本。朱元璋按下奏本留中不发,也就是既不同意,又不反对的意思。两日后,朱棣被招入宫中,对奏两个时辰之久。这两件事仿佛风向标一样

  请收藏:https://m.bqu9.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