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四十二章 多方博弈(2)_靖难天下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即葬。

  礼乎?”先骂小侄子不守孝道,为什么不给老朱停七个月的陵再葬。朱植看着觉得好笑,这不是废话吗,老朱是八月死的,当时那个热天。停七个月陵,那不臭了天吗?

  接着骂齐泰奸臣,“奸臣齐泰等必欲杀我父皇子孙,坏我父皇基业。意在荡灭无余,将以图天下也。此等逆贼,义不与之共戴天,不报此仇,纵死不已。”

  最后文告威胁道:“俯赐仁慈,留我父皇一二亲子,以奉祖宗香火,至幸至幸。不然。必欲见杀,则我数十万之众,皆必死之人,谚云:「一人拚命,千夫莫当。

  」纵有数百万之众,亦无如之何矣。”如果不给条路走,那就别怪我几十万不要命的跟你玩命了。

  朱棣这个骂街文告,虽然被送到京城。但被黄子澄、齐泰生生压住。要是上达天听,那还了得?!

  但不成想。人家建文皇帝还有锦衣卫为他搜集情报,早有人已经把文告送到建文面前。当朱允炆看到这个文告之后,震怒之情可想而知,立刻着重臣入宫商议。

  这次朱允炆逼着黄子澄和齐泰表态,两人面面相觑,知道不做点牺牲是不行的。最终君臣商议地结果,是罢免兵部尚书齐泰,太常寺卿黄子澄。

  当然这不过是做给朱棣看的,你不是说清君侧是清这两位吗?现在把他们俩辞了,看你还有什么话说。但私低下,黄、齐二人仍入宫侍从左右,继续为朱允炆出主意。

  朱植看到这个塘报,实在是愚蠢之极,你以为朱棣是去了两人就会罢手的吗?罢免两人,分明不是承认了这两个人是奸臣,从而证明了朱棣起兵的理由是正确的。

  你自己都在抽自己嘴巴,那下面的将士凭什么跟你卖命?朱植最纳闷的是要说这便宜大侄子笨点,但他身边还有杨靖和练子宁这样的能臣,为什么会同意这样地混招呢?

  朱植和杨荣一商量,不行,朝廷这样做实在是自掘坟墓,于是以辽王名义给朝廷上奏本,称黄、齐二位大人兢兢业业辅佐天子,虽有小过但瑕不掩瑜,不应该因为一个逆臣的话就罢免二臣,徒惹天下人耻笑。

  朱植明确指出了这样做的厉害关系,希望朝廷及时予以纠正。这道奏章虽然没有让朝廷收回成命,却让黄、齐二人颇为感动,没想到朱植还会为他们二人说好话。

  打完嘴仗朱棣也不闲着,正月十五刚过,就率领大军出征,西出怀来,沿着桑干河谷朝大同进发。先到广昌,守将汤胜根本无心抵抗,献城投降。

  接着挥师西进,直扑蔚州,蔚州是通往大同的必经之路,坐落在山口之中,地势易守难攻,也聚集了近万明军守备。燕军猛攻三天都无法打开城池。

  恰好,燕将王春的堂弟王忠是蔚州守将之一,王春自告奋勇入城做说客。为了方便王春行动,

  请收藏:https://m.bqu9.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