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第三十六章 图穷匕现(4)_靖难天下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第三十六章图穷匕现(4)

  “报……报……”一名无间总目飞奔入室上气不接下气地说,“北平急报,十万火急。”

  “燕王反,斩北平布政使张昺,北平都指挥使谢贵,燕王长史葛成,袭占九门。”

  这个消息犹如一记晴空霹雳在小小书房内炸响,杨荣甚至不相信自己眼睛,虽然预计到朱棣必反,然一旦预计成为事实,叫他如何不心惊胆战。

  他小心翼翼地将纸条来回看了几遍才交到朱植手中。

  朱植拿着情报,来回读了两次,轻轻放下嘴里只说出一句话:“要来的始终要来。召铁铉、郭铭、瞿远入府议事。”

  看着出去传令的侍从,朱植突然感到轻松了许多,来到明朝已经整整七年另三个月,历史一直在原来的轨道上缓缓前进,虽然蓝玉的叛乱逆历史而发,虽然辽王在辽东的革新为历史没有,但朱植一直小心翼翼地收起自己的翅膀,不想蝴蝶动翅,改变历史的进程。

  他清楚地知道,在这个大时代中自己除了熟知的一些历史事件之外,别无长物,所以他小心翼翼呵护着历史顺序前进,直到今日。

  靖难——朱植心中的一道鬼门关,虽然上天有好生之德,但天下却有无数人为了自己的权力踩在尸体上向顶峰迈进。

  朱植不是那样的人,但他不得不这样做,必须要让朱棣反叛,必须要让靖难发生,只有借着一个乱世才能施展自己的抱负,才能将这个社会摔倒重建。

  在私,他也没有别的办法,如果不是朱棣反,辽王的下场将与其他藩王无异。

  靖难必须发生,一个炸药桶积聚到一定能量之后必须爆发出来,朱植就是那个出来收拾残局的人。

  看着窗外逐渐黯淡的天空。乌云翻滚着压向天际。雨前一阵清凉的风灌入堂中,朱植只感到百骸通透,灵魂从来没试过像现在那样清明透彻。

  “殿下,假如朝廷发旨将殿下招回应天呢?”杨荣突然问道。

  朱植道“勉仁怎么知道朝廷会这样做?”他地心咯噔一下,杨荣怎么知道朝廷会将边塞的藩王们全部招回应天?这可是历史上确实发生的事情,他怎么能知道?

  杨荣道:“在朝廷眼里,边塞藩王哪个都靠不住,招回藩王当然有可能。”

  又一股冷风灌堂而入。朱植一阵清爽,望着天际的乌云,心中充满信心道:“天变不由人,将在外君命有所不授。”转头看着杨荣,只见他眼中闪烁着异样的光彩。

  在淅沥的雨水中,辽王府的重臣们陆陆续续走入大堂,每个走进大堂的人第一时间都看了这张小纸条,一张对帝国前途产生了深远影响地小纸条。每个人的表情不尽相同。

  铁铉看了一遍,皱起眉头轻轻地放下,什么话也没说;郭铭看过之后,脸上流露出一丝惊讶,盯着朱植。

  直到他点点头

  请收藏:https://m.bqu9.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