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二十三章 艰难情事(1)_靖难天下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环地扩张。

  朱值考虑让这样三年一循环的扩张成为惯例,只要一个民族不停地向外扩张,并在扩张中获得无穷无尽的利益。这个民族就不会失去进取心。

  至于构筑堡垒的钱财,还是羊毛出在羊身上,海西人的土地以一两银子一百亩地价格向辽东的商家百姓招商。

  劳工则由海西部剩下的男人充当,海西部从十四岁到五十岁的男人约莫还有一万八千人,以千人为队分派到这些地方做苦工。

  约定了三年为限期,不逃,不反,就能重新获得大明臣民地身份。

  在女真人的传统中。打了败仗的部族给胜利者做牛马奴隶本来就是天经地义的事,更何况汉人还答应三年之后给予自由,并且还立了字据。

  最后一步是经济利益,只有经济利益的诱惑,汉人百姓才会迁移到这些地方;只有汉人在此地生根发芽才能永久地归于中国。

  只是这个经济利益是什么呢?总不能告诉他们,地底下有无数的石油和矿藏吧。朱值天天为此头疼不已,这个问题必须从长计议。

  朱值进入剌鲁城的第十天,那些闻风而动的辽东商号地大掌柜们组成的联合采购团。已经接踵而至。海西大贵族的牛羊几乎全部成为战利品。

  这些牛羊以内地价格的七折出卖给商人们,其中两折作为政府赔偿再得到豁免。

  也就是说欠商人们的政府赔偿就以这样虚涨的方式抵消了。商人们打五折购买了牛羊。这种金融上的空手道形式,明朝商人哪里明白。

  而且去年冬天草原上暴雪成灾,牛羊大批死亡,内地牛羊马匹价格爆涨,商人们个个都有大笔利润,反而高兴得跟什么似的。

  十万多头牛羊、五千多匹次等马匹转眼间已经被瓜分一空,不但支付了商人们手里地政府欠条,还为辽东都司挣了十万多两银子。

  海西人地土地虽然贫瘠寒冷(至少在汉人眼中如此),但关键是便宜啊,无论好坏都是一两五十亩,这和白送有什么区别。

  于是商人们在吸纳了十几万的牲口之后,又开始了新地跑马圈地运动。

  赵正雄、李大椿因为各自的生意和畜牧业很有关系,所以两人一出手就各买下二十万亩的草原;伍天赐更是豪爽大方,也干下了二十万亩山地森林;其他大小商人一哄而上又买去四十多万亩各式各样的土地,这一百万亩土地出手,又是两万两银子袋袋平安。

  加上剌鲁城里掠夺的三万两黄金,以及其他无数的奇珍异宝。辽东商队带队的郭铭看着这些金银财宝,简直不相信自己的眼睛,粗略地算了算,价值超过五十万两白银。

  去年他还曾极力反对朱值给商人们许诺政府赔偿,现在商人们乐呵呵地等到了政府兑现的赔偿,但朝廷呢?不仅不出分文,还凭空多了一笔收入。

  按照儒家的理

  请收藏:https://m.bqu9.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