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280.发挥余热_重生蔷薇岁月之1979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搞到编制中国结的绳子,教会老人们编织,那就是一条很好的来钱的路子。

  到时候老人们不但赚了钱,还打发了时间,未来有了盼头,肯定会越活越年轻。

  “那就拜托你了。”见夏臻说得这么有信心,于永攀信心大增。“我先回家一趟,刚爸妈商量一下,看能不能在这边的街道,先搞出一个老年活动中心做为试点——”

  说是这样说,心里有了十足的把握。

  如果整个沪市都能推广开来,那绝对是一件利国利民的大好事。

  ……

  老年活动中心还在紧张的准备中,小吃店经过一星期的营业,生意开始变得稳定。

  而制衣小作坊经过几天时间的准备,已经批量生产了。

  夏臻在于永攀的邀请下,去那边看了看。

  发现这边虽然人不多,但是效率非常高,应该跟招的师傅技术好有关系。

  说得夸张一点,这些人每一个都能独立打版、制样和完成加工,让这样的人担任工人,效率不高才怪了。

  又看了看加工好的大衣,不但款式好,做工精致,跟前世商场品牌店卖的过千大衣没什么区别。

  而现在供销社也有成衣卖,却是些款式落伍的老三样,根本没有竞争力。

  能供不应求,真的一点也不奇怪。

  “现在每天能出多少件成衣?”夏臻随口问旁边背着手在巡逻的于永攀。

  可能是最近干成了几件事,于永攀的神情明显有些膨胀。

  从他的表情就可以看出来。

  “不多,只有二十来件。”于永攀语气肯定地回答。“如果多加会班,就会更多一些。”

  这边采用的是计件制,做得多赚得多。

  大家都是熟手,所以速度已经非常快了。

  主要是棉大衣加工很复杂,就算有人裁好布料,只要缝制就行,一天依然做不了多少。

  “也不少了。”对这个数能,夏臻不是特别清楚,毕竟他对制衣不算精通。“或许后面会越来越快。”

  可惜私人小作坊,有人数限制。

  如果可以招一百来个工人,那产量就多了。

  “我打算再搞几个类似的作坊。”两人离开那边,于永攀再次开口。“到时用别人的名义开,可以避免出问题。”

  这是他和姐姐商量后的解决办法。

  现在衣服这么好卖,这样的产量肯定不行。

  以后姐姐在别的地方开店,同样需要建大量的作坊。

  “如果嫌这样麻烦的话,明年可以考虑在鹏城特区开一家制衣厂。”夏臻知道特区没有这方面的限制。“到时再找一个港台商人,以合资企业的名义办厂,就是运输会麻烦一点。”

  现在不像前世,有高速公路和高铁。

  从鹏城到沪店里,前世最多三天,就能把货交到手里。

  现在一个星期,都未必能到得了。

  好在他们做的是中高档服装,卖的价格高,利润也高,倒不怕增加一些运费。

  “

  请收藏:https://m.bqu9.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