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823 接印_天工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

  他跟他的老师一样,并不认为在华夏沪城这次交流会上,能够完成会议的即定目标,制定标准什么的。

  他坚信,这样的事情,只有在他们极为条理与系统的欧洲才能完成!

  相比较而言,据他们了解,华夏这方面的系统,实在太混乱了……根本不成体系。

  不过就像老师说的那样,这毕竟也是东西方交汇的一次交流会,能在会上得到灵感,也算是很大的收获了。

  乔治是个很聪明的学生,通过这两天的专家演讲以及讨论,他大概明白了会议的主题,以及华夏人想要讨论的方向。

  华夏人提到的“真”,也就是韦斯登老师他们曾经提过的“原真性”。

  这一基本原则在当前的欧洲也正在缓缓建立起来,恰好与华夏的思路不谋而合。

  同时,华夏方面想要进一步讨论“原真性”的概念,进行更细致的解释,以解决内部原有的一些矛盾。

  乔治对此没什么感觉,但他知道他老师韦斯登是怎么想的。

  韦斯登对此并不以为然,只是现在处于华夏的地盘上,出于礼貌没有明言而已。

  他认为,华夏关心的这些问题是延伸性的,只是一些细枝末节。

  在核心内容还没有确定的情况下,过多地关注这种细枝末节,基本上就是本末倒置,没什么意义。

  当然,这也很符合华夏修复界混乱无序的状态就是……

  韦斯登说到这里时,拿着烟斗,向着他的老友钱德森无奈地摇头。

  乔治看得出来,这种无奈之下,包含的是一种淡淡的轻蔑。

  相比英国,华夏这方面的研究起步得实在太晚了,一直处于一种混乱的状态。

  这直接导致,一些华夏出名的历史文化专家,包括有“国学第一”之称的王先永大师,都只能出国到剑桥学习华夏文化。

  当然这一次,王先永大师暂时回国参加文交会了,但在韦斯登看来,文交会之后,他还是会回去英国的。

  想到这里,乔治略微有些走神。

  韦斯登老师这两天一直在交流论坛这边,还没怎么参观过文交会的其它展馆——也是因为这两天人实在太多,就算开启贵宾通道,还是免不了拥挤。

  韦斯登懒得跟其他华夏人一起挤,准备晚两天等人少一点再出去参观。

  当然,谁都知道,主要还是因为韦斯登对此的兴趣并不算是太大……不然,这点问题,根本算不上大问题。

  但乔治去了。

  乔治虽然大部分时间都跟在韦斯登身边,但他毕竟还是有点自己的自由时间的。

  他对文交会倒是很好奇,抽空到前馆和最红火的西馆去参观了一下。

  当时他就震惊了……

  不光是技术,还有技术与文物遗迹的结合,还有那或精美或壮观或神奇的文物群组……直接洗刷了他对华夏文物以及修复界的全部印象!

  同时,他也留意到了

  请收藏:https://m.bqu9.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