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第四四九章:魏忠贤的未雨绸缪(求订阅、推荐、收藏)_崇祯本纪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全本崇祯本纪!

  “老爷回府喽!”

  随着一声响亮的呼喊声,朱红的大门迅速向两侧打开。一队卫士护着一辆四轮马车稳稳的停在了门口。车门开处,魏忠贤慢慢的走出了车厢。

  看到魏公公就要露出了身形,门前的魏七一个箭步冲上前去,殷勤的伸出双手,一手护门,一手小心的扶向魏忠贤的胳膊。

  “老祖宗,这梯子陡,您慢着点。”

  一边搀扶魏忠贤,魏七嘴里还小心的提醒着。

  对魏七的小心和殷勤,魏忠贤心中很是满意。

  魏七是魏忠贤的族人。从拐了数个弯的关系上算起,魏七应算是魏忠贤的侄孙。魏七来京城的时间还不算长,至今也还不足三个月。把这个族孙放在门房上,却是魏忠贤亲自做的安排。

  魏忠贤亲族不多,除了魏良卿是他的亲侄子以外,还只有一个亲外甥叫付应星。至于其他来投靠他的,像什么族叔魏志德,族孙:魏希孔、魏希孟、魏希尧、魏希舜什么的,那都只是魏忠贤的魏氏家族中人。

  别看这些姓魏的,各个名字叫的响亮,其实,他们的名字都是到京后才请人改的。原本的名字也都有些难登大雅之堂,像魏希孔原本就叫做魏三。

  论与魏忠贤的亲缘关系,这些早来的魏氏族人,其实也只是比魏七要稍近那么一层。

  这些魏氏族人出身乡村,既不识字,见识又不够广博,来到京城很惹了不少笑话。再加上魏忠贤当年在村中混的太惨,魏氏亲族中对他客气的也实在不多,所以魏忠贤对来投靠的这些亲族,也实在没有太亲近的意思。

  碍于面子,魏忠贤也就只给他们求个封荫的官职,算是养起来了事。

  所有魏氏族人中,也就魏良卿为魏忠贤代掌东厂,手中才算是有着实实在在的权力。

  现在风云际会,魏忠贤看看眼前这个看上去很有几分精明的小子,心中却忍不住动了几分心思。

  当今的崇祯陛下,对他虽然依然信重,但崇祯陛下对内廷的各种调整,也让魏忠贤感到了几分心惊。

  相熟的内铛大太监们纷纷被调离,虽知这已是早就注定的事,可魏忠贤还是颇有些兔死狐悲之感。

  而想到今日崇祯陛下所说陕西澄县暴乱之事,魏忠贤心中就更是不由一寒。

  魏忠贤可以肯定,内阁和东厂都未曾接到陕西澄县发生暴乱的情报,崇祯陛下的消息只能是来自锦衣卫。

  这个见风就使舵的田尔耕啊,这转舵转的也太快了一点吧?

  想到嗅觉异常灵敏的田尔耕,魏忠贤心中暗自叹息一声。

  田尔耕当年是怎么起家的,魏忠贤还是非常清楚的。

  万历年间,播州杨家谋反前夕,杨家派使者携带大量的金银财物进京收买各处朝臣,以求拖延朝廷发现播州异常的时间。

  那时的田尔耕,方荫补了一个锦衣千户。就在

  请收藏:https://m.bqu9.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