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第一百八十五章 将计就计与果决出击(第三更)_三国之蜀汉我做主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第一百八十五章将计就计与果决出击(第三更)

  柴桑城外,潘璋那一营的兵马很快就被集结了起来。(顶点手打)其中精兵一千人,辅兵五百人。

  精兵在前开道,辅兵在后押运粮草。

  身上甲胄闪着金光,潘璋装备齐全,坐在战马上随着军队一起出发,环视了一眼自己手下的军队,潘璋眼中尽是自信。

  他自信的源泉,就是这些军队。

  刘封的军队几乎全部都是精兵,比如黄忠的五千人,没有一个辅兵。但是一般的军队,都是有辅兵的,或多或少。

  辅兵负责押运粮食,埋锅造饭。在远征中,辅兵是不可缺少的。

  但是潘璋的辅兵却不一般,这些人在本营兵马中,只能做辅兵,也就是次等兵。但是潘璋自信在别的将军帐下,这些辅兵就是精兵。

  拿起兵器一样杀人,而且战斗力还不弱。

  辅兵都如此,何况是精兵。潘璋把目光从辅兵的身上收了回来,看向了自己的精兵。

  目光中满意之色一闪而逝。

  潘璋认为一支军队的战斗力强悍与否,取决于气势。取决于精神。他认为士卒即使体格再强,拼命训练,也会有极限,身为人的极限。

  当两方的军队,都把己方的士卒体魄,杀人技术训练到极限。再交战的时候,实力应该都在半斤八两,而决定胜负的就只能是气势,精神。

  气势上压倒别人,精神上坚韧比。

  而潘璋曾经就被孙权赞叹过领兵能力极强,因为他的一营兵马只有一千人,但是行动起来,在气势上却常常像一万人一样。

  所以潘璋是个常常能打胜仗,能以少敌多的猛将。潘璋也常以此自傲。

  虽然刚才接到周瑜将令的时候,潘璋确实是很认真,想谨慎一番。但是当处在自己所自傲的军队中间的时候,潘璋的心就悄然的发生了变化。

  刘封占领江夏的过程中,并不是所有江夏士卒都成了俘虏,有很多人逃到了柴桑,甚至有些人还是黄祖帐下的将领。

  从这些人口中,潘璋知道刘封有一支大约两百人的精锐士卒,传闻是以一挡十。

  这也是周瑜让他谨慎的原因。但是此刻很自信的潘璋,却是有些不信邪了。

  一个士卒不管是怎么训练,都是有极限的。刘封的士卒可能真的很强,但是潘璋一想到大家都是用米饭养士卒的,潘璋就有些不信自己的士卒会比刘封的士卒差很多。

  而在气势方面,潘璋就更自信了。他一千人,行动的时候却常常能如一万人。孙权都夸赞过他。

  “将军让我谨慎,但是谨慎过头。这先锋做的未免也太趣了。若是我能在小胜一场,不仅能挫挫江夏方面的士气,提高己方士气,也能过过瘾。”思量之下,这个念头不由在潘璋心中冒了出来,并且一发不可收拾。

  将军还说,庞统那人胆子很大,能干大事

  请收藏:https://m.bqu9.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