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 268 章_贵妃起居注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未免太过苛刻,现在徐循自己当家了,才晓得高皇帝的心情。不过相信如果高皇帝在世,第一个先要杀的就是自己的儿孙――平时徐循实在闲得无聊,就会拿锦衣卫在各地藩王府附近设置的暗线密报来看,绝对比一般的话本都要精彩。她从前一点都不知道,原来有些性格酷烈的藩王,真是什么事情都做得出来。最过分的甚至有爱好食人的,走过王府的百姓若有白胖些的,竟有可能被捉进去吃了。所以那家王府边上一般是人迹罕至的,虽然就在城中繁华之地,但和僻处乡野间一般,几乎从无人相扰。

  朝廷的事情不能随便管,藩王倒是可以管吧?不过徐循就是问了问太皇太后,直接就被老人家给阻止了,“此正得力于宗室时,如何自断臂膀?”

  意思就说,现在咱们家的产业都是管家管着,正需要族里兄弟们给撑腰,拉拢亲戚们还来不及呢,得罪了宗室,大臣们更该乐呵了。

  太皇太后说得对吗?也是有理,徐循作为个代理人,又能怎么着?还好食人的那位因为做得太过分,毕竟还是被降罪除国,人也赐死了,其余的藩王也就是比较有花样的欺男霸女,和西杨家的大衙内在家乡做的事情也差不多,还没到不管他心里非常过不去的程度。

  在这种前提下,如石峰口这样的事,其实都没什么好特别拿出来说的,如果要说,每天都能找出几封来和栓儿感慨。徐循对此事特别上心,乃是因为现在国朝在大同的压力已经很大了,和鞑靼接壤的边线要是再起风波,感觉麻烦会更大。

  虽也看过不少书,但她不是引经据典的那种人――就说个朴素的道理,幼时在南京汤山外婆家时,外婆家的村子和邻居两村争水,以人口而论,他们村要多于余下两村相加,不过即使如此,每次打群架的时候,都还要确定两村没有联手才会出战。而且事后也免不得和做壁上观的那村走动走动,联系一下感情,毕竟谁也受不了两村一起来挑衅骚扰。瓦剌和鞑靼就是两个同根同源的村子,虽然彼此间也有争端,但若国朝孱弱下来,成为可欺的对象,那么这两头狼肯定会调转头颅,先来扯点肉回去再说。

  在此事上,她觉得是应该严惩石峰口守将,并且重修石峰口,在合适的时机也要展示一下武力,让鞑靼人晓得敬畏――不过此等想法,出自别人的口还好,若是出自她的口,即使阁臣中也有赞同这等看法的人,此时也一定会统一立场,以种种理由反对她这‘轻率、生涩’的决定。

  徐循最怕的还不是这个……她现在实在已经不肯定石峰口一带的军队到底能不能打得过鞑靼人了。按说关口堡城都会修筑得非常坚固,攻军和守军起码要达到四比一、五比一才能交换下来。一百多

  请收藏:https://m.bqu9.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