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二章:中日双方的变化_血魂1937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第11师团及第3师团因受到第15集团军的坚强抵抗,至9月21日,第11师团未能从罗店前进一步,第3师团亦被阻于顾家宅以东约2公里附近。但第15集团军第1作战区之胡宗南第1军(第1师、第78师)伤亡惨重,旅以下军官减员80%左右,因此撤到昆山附近整补,由第8师接替防务。中日双方仍艰苦地进行着阵地战。

  鉴于日军大量增兵上海,而中国军队亦正源源不断地调入淞沪地区,中国统帅部于是在9月21日对第三战区的部队进行了调整。

  最高当局的命令为:

  “(1)司令长官由本委员长兼,副司令长官顾墨三。(2)左翼军总司令陈辞修,右翼军总司令张发奎。(3)左翼军以第9集团军、第19集团军、第15集团军组成之。(4)右翼军以第8集团军、第10集团军组成之。(5)第9集团军总司令张将军,副总司令黄琪翔;第19集团军总司令薛岳,副总司令吴奇伟;第10集团军总司令刘建绪。”

  命令刚刚下达,因张将军辞职报告被批准,调任大本营管理部部长,当日又追发一道电令,改变部署:

  “(1)第三战区黄浦江以西蕴藻浜以南地区划为中央军,朱绍良为总司令,以第18师及第9集团编成之。(2)第9集团军总司令,由中央军总司令朱绍良兼。(3)左翼军以第19、第15集团军编成之,右翼军仍以第8、第10集团编成之。”

  一日之内,既在指挥系统上增加了一个层次,又两次改变部署,有些资历较深的军官,都因此而晋职。

  如第87师师长王敬久升为第71军军长,第88师师长孙元良升为第72军军长,第36师师长宋希濂升为第78军军长等,不过由于是火线提拔,其所编部队并未增加。

  日本参谋本部决定将3个师团增援上海后,重新拟制了对华作战计划。

  8月20日,参谋总长晋见天皇,报告了兵力部署情况及作战计划:“现在在华使用的兵力,华北8个师团,上海5个师团,中央直辖1个师团,国内控制有预备对华作战的3个师团……现在对华已派出的陆军兵力,华北约37万,上海约19万。”

  日调整以后的对华作战计划主要内容为:

  “作战方针:(1)大致以10月上旬为期,在华北与上海两方面发动攻击,务必给予重大打击,造成使敌人屈服的形势。(2)以上作战不能达到目的时,即使当时的形势有所变化,也要停止陆上兵力的积极作战,以各种其他办法挫伤敌人的持久作战意志,同时节约直接对华作战的兵力,将必要的部队调到满洲及华北待机,整顿对俄作战的准备,以备战争长期化。上述积极作战与持久作战,预定以10月底为界限。兵力区分、使用及任务:(1)对华决战时机:华北方面以华北方面军(3个师团基干)击败河北省中部之敌,依情况方面军的兵力可为9个师团;上海方面以上海派遣军(5个师团为基干)击败上海周围之敌。(2)对华持久作战时机:华北以1个军(大概以4个师团为基干)确保平津地方及察哈尔省东部,并谋求其安定;上海方面以1个军(大概以3个师团为基干)确保上海周围的重要战线,切断上海、南京间的联系,并谋求占领地区的安定。”(未完待续,如欲知后事如何,请登陆.qidian.,章节更多,支持作者,支持正版阅读!)(未完待续。)

  浏览阅读地址:

  请收藏:https://m.bqu9.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