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60章 东北的未来_这世界危在旦夕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走了,罪名是‘参加叛乱集团’。”

  这就是当初被周青峰挟持到百花园国宾馆的直升机飞行员,可以说是改变政变进程的关键人物。没有他,周青峰根本没办法快速抵达平壤。

  可这人也被认为‘没能在政变时旗帜鲜明的跟叛乱集团划清界限并做坚决斗争,属于意志动摇的投机者’。

  真要有什么确凿罪责的早枪毙了,劳教所里关的大多是这种人。

  “给他多喝两碗汤。”周青峰扭头对掌勺的看守喝道。

  可看守听不懂汉语,傻傻的发呆。逼得总裁抢过大汤勺,从大锅里捞了满满的肉块倒进郑京南的碗里。

  然后周青峰实在不耐烦,亲自指挥几名释放囚犯来干活。

  郑京南很有眼色,他把手里满满当当的一碗肉给了别的囚犯,打起精神帮周青峰打下手。烧水,加柴,把卡车运来的肉罐头倒进锅里煮,他什么活都干。

  其他囚犯本能的意识到机遇,全都挤在周青峰身边。只要有个眼色就行,所有事总裁起个头,剩下的就不劳他动手。

  忙了一会,郑京南有些乏力,连忙从锅里捞了几块肉,吹着热气吃进嘴。填饱肚子,他才有心观察周围。

  几百号囚犯围在七八口大锅前,挤挤攘攘的抢食物。吃饱了的就去做个登记,然后离开劳教所,登上等在外头的卡车。

  回忆看守点名时喊的人,能出来大吃一顿的基本都是些能干实事的。比如大学的理工科教授和学生,军队里的地勤和技师,或者政府中的事务官。

  囚犯中还有不少是偏文科的则没如此好运,比如郑京南的狱友中有几个写诗的就还在跟便桶作伴呢——罪名是‘吹捧过罪人张成泽’。

  一名看守不无嫉妒的低语道:“你们真是些走运的家伙,不但能活着离开劳教所,还能去中国找份工作,至少不用饿肚子了。”

  这个消息迅速传播开,引发低声议论。可郑京南并没耽搁太久,完成登记后就被卡车送到平壤火车站,坐闷罐车朝北进发。

  这批人会在边境再次休整,然后办理特殊签证通过‘中朝友谊桥’,被‘圣光’聘用后暂时安置在丹东。

  所有人都被告知自己今后五年的命运,也可以选择不接受‘圣光’的聘用。但这就是个过场,大家都迫不及待的想要逃离朝鲜,不走真的会死。

  在新义州进行修整时,郑京南见到数量庞大的‘难民’。这批人都属于‘不可靠的政变同情分子’,其实就是郑京南这种人的家属。

  ‘难民’大多是老弱和女人,他们不能离开朝鲜,又不能继续原来的生活,于是被发配了——目的地是即将开建的‘图们江经济开发区’。

  算是废物利用。

  周青峰花一个月时间跑了二十几个朝鲜劳教营,拉走了两三万名囚犯,以及十几万囚犯家属。他是铁了心要在日本

  请收藏:https://m.bqu9.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