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第37章 ‘长剑’准备!_这世界危在旦夕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富汗之王’?

  我要真是‘阿富汗之王’,拿老子钱的渣渣们通通都得死!

  气归气,事还得继续办。

  巴布尔在南方非常谨慎的‘交朋友’、做生意、拓展人脉关系。他逐步联系上一名‘塔利班’的教士,并用‘糖衣炮弹’将对方拉下水。

  在坎大哈远郊的一个村子里,巴布尔向这名教士提供了五万美元的现金。收到钱后,教士给出一张做了标记的地图,上面是奥马尔的十几个隐蔽落脚点。

  “从喀布尔撤退后,‘塔利班’高层就分散了。我们的士兵转而充当农民和牧羊人,躲在城市和乡村。”

  教士说来垂头丧气。

  “失败来的太快了,没人有准备。大家逐渐联系不上,只能自顾自的生存。我没想到会变成这样,也不打算继续坚持。”

  对‘塔利班’来说,喀布尔的战败在心理上的打击比军力上的损失更重。精神上的狂热无法抵消实实在在的死亡。

  现在落后国家和发达国家间的差距,比当年抗战时中日的差距还大。对手只来一通火箭炮就把自己打的土崩瓦解,这谁受得了?

  巴布尔没理会教士的自怨自艾。

  从内心来讲,他极度憎恨毁掉阿富汗社会秩序的‘塔利班’,但又不得不承认,当初他供职的阿富汗前政府腐败透顶,完全不顾平民死活。

  在喀什接受几个月的培训,巴布尔也没怎么努力学习。可当被派到山区干了几个月的商队,接触那些穷到只剩一条毛毡的老牧民,他又回想起不少学习过的知识。

  奈何当初学的不好,只记得些模糊的概念——记忆深刻的倒不是什么激动人心的革命理论,而是现代工业文明的发展不会再给落后的宗教任何机会。

  奥马尔躲藏的落脚点分散在阿富汗南部各处,有的地方甚至在巴基斯坦。巴布尔的手指在地图上点了点,问道:“奥马尔在哪里?”

  教士摇摇头,“我也不知道奥马尔到底在哪里?他最近身体不太好,时不时需要吸氧,不适合跑来跑去,所以待在某地静养。

  但正因为他待着不动,所以负责他安全的人员更加警惕。我有次发现他同时在两个地点给我发令,完全不知道他具体在何处。

  对了,奥马尔身边有个叫卡赫维奇的土耳其人。后者总是能搞到些急需的紧俏装备和物品,所以很得其信任。也许你们可以查查他。”

  教士只提供了‘卡赫维奇’这个名字,没有照片没有来历,甚至连具体的姓名拼写都不知道。但从此人出现的时间和行为,周青峰断定是敌对的被选者。

  这时候,流浪被选者发挥点作用。

  塞伊特花了点小钱弄到巴基斯坦的海关出入境记录,查到了近期由CIA运到白沙瓦的‘复仇者’防空导弹。

  从货物查到了运输车辆,再查到经手人,用假名假护照的卡赫维奇就暴露了。他在巴基斯坦持续购买大量物资运往坎大哈,这事难以掩盖。

  “车队,卡赫维奇需要车队。找到车队就能找到他,也就找到奥马尔。”

  信息回馈到前方的巴布尔面前。他在兴都库什山脉中跋涉几个月,深知在阿富汗没有足够的车队基本上啥也干不成。

  虽然没有高科技,没有足够的经费,没有财雄势厚的高大形象,但几十上百个‘巴布尔’构成的商队网络深入阿富汗南部的每个角落,直接侵蚀‘塔利班’的统治根基。

  在这过程中,某个中方后勤维修中队一直在昆都士的联合基地待命。当某个时间点来临,他们接到上级发来的指令——‘长剑’准备!

  请收藏:https://m.bqu9.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