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第517章 炮手就位-下_大时代的中华梦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在同盟国第一阶段计划中,德国将会在东普鲁士、但泽走廊组建北线集团军,在中部以武库夫(奥属波兰)为中心,组建中线集团军;而在西里西亚地区,将会组建专门和奥匈帝国协同作战的南线集团军。

  在第一阶段,德国的北线和中线集团军将会处于防御状态,依托堑壕和阵地拖住沙俄的大量军队。

  而南线的西里西亚地区将会和奥匈在加利西亚地区的集团军组成联军在利沃夫集结,然后德国的南线集团军向北进攻卢茨克,奥匈帝国的加利西亚军团进攻乌克兰地区(波多利亚)。

  沙俄和华夏两次大规模战争表现出乎意料的差,奥匈帝国和德国都想要在第一阶段将沙俄的军赶出俄属波兰,然后组成北、中、南三路大军在华夏发起进攻的时候围殴沙俄。

  这是和历史上完全不同的战略,施里芬计划的主要目的是先解决西线的法国然后在陆地上防备英国,最后再解决沙俄。

  可仅仅一个塞尔维亚的反抗就让奥匈头疼不已,英国的第二次布尔战争和韦珣当初的援救台岛,都在宣告这个一个地区或者一个国家,只要有人支持和有人反抗,必然会牵制大量的军队和经费。

  这也让德国的大部分军官认为哪怕是击败法国占领其大半的国土,因为法德的仇恨问题,德国必然要用大量的军队去维持治安、清剿法国的反抗武装。

  最为重要的是从加莱海峡到诺曼底再到布列塔尼以至于法国更加漫长的西海岸,这些都会成为英国和法国残余部队反抗的地区。

  在兵力相当且两线作战的情况下,这些地方绝对会加大德国的防御压力,防不胜防的登陆更是会让德国不能在法国形成稳定的治安秩序。

  各地镇压下去的起义很快就会因为法国和英国联军的反攻而死灰复燃。

  比起先西线后东线的计划,让西线处于防御态势,不仅可以和低地的荷兰、比利时和卢森堡三国保持相对和平,还能让三国成为西线的屏障之一。原本阻挡德国进攻法国的最佳路线反而成为英法在西线进攻的阻碍。

  如果英法从低地向德国进攻,德国绝对会更加高兴。

  因为只要守住阿尔萨斯-洛林地区,英法进攻德国就会通过比利时、荷兰、卢森堡的境内,到时候比利时、荷兰、卢森堡就不得不取消中立重新站队。

  以德国、奥匈在低地的影响力和关系网,即便不能完全让三国倒向同盟国阵营,也能让三国国内出现争锋相对的情况。

  这时候德国已经知晓,重新组织防线调集兵力,等待三国的要么加入同盟国对英法作战,要么是加入协约国马上就要面对德国的强大武力。

  在阿尔萨斯-洛林地区和不莱梅方向的沿海布置重点防御,德国的西线态势绝对会十分安逸。

  在阿尔萨斯-洛林

  请收藏:https://m.bqu9.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