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第174章 同盟密约-四_大时代的中华梦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韦珣总结道:“不过既然现在和法国达成了贸易协议,为了不暴露我们秘密加入同盟国的消息,后天和德奥意的谈判,他们提供的工业援助务必以正常的贸易价格交易,其中的价格不过是做个假账的事情。”

  “德国即将提供的克虏伯钢和蔡司光学镜头也要秘密交割。”

  “我们如今是在悬崖峭壁上前进,一旦中间出现问题,局势必然会更加恶劣。”

  徐锡麟听到韦珣的命令,连忙答道:“是!”

  见到徐锡麟离开,他走到一张世界局势图上看了起来。

  刚才批评徐锡麟是因为他做事过于鲁莽了,不过就算是真的和英法翻脸,那他也不担心。就算英法日联合起来封锁海上贸易路线,韦珣也可以直接针对性的封锁三国在华夏的市场。

  以英法两国资本为主导的政治核心,只要对抗性的封锁几个月,承受不了丢失华夏市场份额的资本家们必定会逼迫政府放弃封锁。毕竟非战时非交战国你封锁人家干啥?议会能给你过?过了不能驳回?

  至于什么华夏会发展起来,华夏会威胁国家在远东的利益,资本家会管这些?

  无非就是互相伤害而已,韦珣丝毫不怕。并且华夏大部分设备已经可以自生产,就算封锁了贸易业可以邀请德奥的技术人才到国内来指导生产,少部分还可以走私。

  他现在所担心的是十年后的巴尔干战争和一战到底该如何站队。

  这一次韦珣倾向于同盟国很大原因是接下来会对南洋用兵,到时候外交上肯定需要支持。而南洋殖民地落入华夏手中,最着急的肯定是英国人。因为奥洲、马六甲这两个极为重要的地方都会受到华夏的威胁,这是不可调和的矛盾。

  所以只有站在同盟国这个协约国阵营的对立面,这才可以安心的吃下这块肉。

  接下来的几天里,华夏先是和法国正式签订贸易协定和建立正式的外交关系,派遣外交官到南美诸国寻求外交,之后又频频和德奥意三国联络。

  虽然华夏才初步建立,但是只看其领土面积和核心民族人口,就是一个准列强的身份;只要花上十年八年的时间发展,到时候成为等同于沙俄奥匈这样的列强是必然的。

  华夏派遣外交官到南美,除了希望在南美寻求购买硝石的渠道,另外一个原因就是希望华夏得到国际的广泛认可。

  华夏将外交的重心放在了智利,和平贸易获得硝石那更好。要是智利不愿意,韦珣不介意派兵过去一劳永逸。

  毕竟他们二十年前的战争规模也就六万人,还是两边的。即便是这些年智利获得了长足的发展,能有七万兵力就是顶天了。

  而且玻利维亚和秘鲁都对二十年前的战争愤愤不平,如果华夏能拉拢他们,到时候搞个南美小联盟一起瓜分硝石利益不是没有可能。

  经过

  请收藏:https://m.bqu9.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