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六十七章 杜甫的初衷_大神集中营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个半死?

  北大门的入口就是听秋轩,这地方修成了一个敞亭,由于需要一定的视觉感这些建筑自打返修后都没有刻意的去保养,数十年的风吹雨打,让承重的那些柱梁漆面都开始破裂脱落,瓦沿上也糊了厚厚的一层青苔,看起来很是古香古朴。

  “这地方以前是这样吗?”我指了指听秋轩的牌匾,杜甫看完摇了摇头:“没来过。”

  “怎么会呢?”我掏出门票看了看上边儿的地图:“这前面条道儿走到头,往左就是你的故居了,你以前可在这地方住了四年。”

  杜甫捋着胡须笑道:“当年这周围都是农田,哪能落下这么好的建筑。”

  他说得也对,现在我们看到的东西肯定都不可能是原景重现,毕竟一千多年的历史沿革,谁也不知道当初是什么模样。

  “不过这周围因该有个庙才是真的,当年修茅屋的时候,没落成前我就住的那。”他一边说着一边往那条小道上走:“你说这条路走到头往左就是我那老宅了?”

  我看了看门票上的小地图:“对,没多远,就在前头。”

  “那咱们赶紧走吧,这天太冷了,逛一会咱们早diǎn回去。”

  “不是……咱们这才刚进门呢……”

  我就郁闷啊,这才刚到地头就要回去,早知道不带他来,这一百二十块钱也花得太不值当了……

  不得不说,杜甫草堂的绿化确实做得非常好,小道的周围都用竹篱笆隔了边儿,街道旁的小水渠后头一水儿的竹林树林,加上积雪的覆盖,简直可谓诗意十足,杜甫走在青石路上也是不住的感叹现在的路修得好。

  说着话的功夫我们就到了草堂故居,这地方建筑面积不大,房子是用黄泥混杂了麦草糊起来的,看破落的墙面,里头应该还夹了一层竹片,上头堆了很厚的一层稻草,这还真对得起它草堂的名头,不过有一diǎn非常遗憾的是,他院子里的路面用的是混泥土,这玩意可让草堂的档次降了不少。

  “哟!你们家可以啊,两室两厅还带厨房。”我率先而入,穿堂过室的绕着几个房间走了一圈,看着房间内的摆设也免不了啧啧称奇,我拿手指了指屋子中间的书桌:“当年你就坐这写诗的?”

  杜甫皱着眉头看了老半天,道:“这是什么地方?”

  我无语:“这不就你的书房吗?”

  “啊!”杜甫一脸的吃惊:“你的意思这房子就是我以前住的地方?”

  我奇道:“这外头不写这茅房故居吗?难道你以前不住这?”

  “你才住茅房呢,我那叫草堂,不过话说回来,这一千来年过去周围都变得我不认识了,以前是不是住这我还真说不好,不过有一diǎn可以肯定,这肯定不是我以前那宅子。”

  “不是你的宅子?难道说历史学家搞错了?”

  杜甫抠了抠后脑勺:“这我就不清楚了,你想想啊,我当年是逃难跑这来的,都穷成什么样了我还能修这么大一宅子?再说了,我想修大房子也得有劳动力啊,你看看我这身子骨,我要真修这么大一房子完事还能在这住吗?修完直接就埋里头了……”

  这杜甫说话还挺幽默的,我绕着房子又转了一圈:“毕竟以前一千多年过去了,后人能专门圈出个地方纪念你就不错了,这说明你有名啊!我觉着吧,这里就算不是你的草堂遗址也应该离着不远,毕竟史学家们有时还是挺尊重历史的。”

  说着话的功夫我便出了草堂,看着前面就是一片水潭,周围绿树成荫我也是不住的感叹:“你还真有眼光,选了这么个山明水秀的地方结庐而居,咦!你当时是不是走到这突然诗性大发,觉着特有感触才决定住这的呀?”

  杜甫噗嗤一笑:“你是想听真话还是想听假话?”

  他还卖上关子了,我哑然失笑:“老规矩,先听假话。”

  “假话就是我觉着这地方景色绝伦,山水宜人,叫人流连忘返。”

  “真话呢?”

  杜甫朝四下一看,随即贼眉鼠眼的拿手掩住嘴唇在我耳旁小声道:“真话是我当时其实饿急了,又穷得叮当响,见这周围正好有一溪潭,就想反正鱼也不要钱……”――

  分割――

  明天开始进入全新的剧情(未完待续。)

  请收藏:https://m.bqu9.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