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661章 华夏不是德国_抗战之红色警戒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后我们再重新夺回来。”沙波什尼科夫元帅眯着眼睛紧盯着朱可夫道,“现在我们所需要的只是在东方全力一击,即使远东的军队都打了败仗也不要紧,只要华夏人知难而止步于西伯利亚甚至是乌拉尔山以东。要知道一次大战的严重损伤,我们受不了,远来的华夏人一样受不了。一次重大伤亡的战役可以解决很多不必要的麻烦,甚至可以多出不少的预备役部队支援更加危急的西线。

  你也应该明白,华夏人不是德国人。给他们一个西伯利亚,他们就已经被撑死了!”

  朱可夫闻听默然,他这一次已经明白了,舍弃三十多万甚至更多的炮灰的战术失败,可以形成整个战争的战略胜利。

  “这或许是大将和元帅的区别吧!”他望着眼前的那个被称为“苏军大脑”的前参谋长,脑海中不由冒出了这么个念头。

  当然大将和最高领袖的区别更大,斯大林仅仅考虑了三分钟,就同意了沙波什尼科夫的西线为重点的计划。东线的战略地位的淡化从一开始就被决定了。

  ……东线苏蒙边境的决战在匆匆忙忙中开始了。

  双方都准备的不是很充分。

  先锋军四个军团,只到了三十万人左右。全力运作的外蒙分基地,只能暂时解决十万人的后勤补给。上千公里的外蒙一点工业也没有,根本谈不上就近支援。其他的还需要从后方运来。

  而新修的铁路虽然从扎门乌德到达尔汗都铺开了摊子,但也不是一个月就能完成的,空运的力量都集中到了西伯利亚和乌拉尔地区,苏蒙边界上的众多的物资只能随着大军一点点的带过去。

  加上还需要考虑战役以后,对西伯利亚的控制,所以先锋军对储备的物资丝毫不敢马虎,宁愿拖延时间,增强力量。苏德一开战,华夏这边的压力骤然减少,剩下只是如何稳妥的展开自己的战略部署而已。若不是苏俄军队抢先强攻,恐怕苏蒙边境的大军再拖上一个月也有可能。

  当然率先攻击的苏军准备的也不充分,火炮弹药都缺少,甚至食物都满足不了近三十万大军。不是像外蒙远征军那样被截断后路,而是运输不及时。

  牢搔满腹的苏俄军队吃光了两天的口粮,混了人人一顿饱餐后,就走向了战场。

  自从先锋军的四个军团陆续到达达尔汗附近,从东西两方面包抄过来后,苏军就放弃了那条已经被先锋军狼爪抓的到处是伤心地的漫长补给线路,从屡攻无效的达尔汗向后撤退了。快速跟上的先锋军与苏俄军队对峙在以苏赫巴托尔为中心的三百多公里苏蒙边境线上。

  5月27曰凌晨4点左右,苏军的一千二百多门大炮在这条线上的近百个炮兵阵地一起开火了,十几吨的钢铁在几分钟内就铺天盖地的倾泻在对面早已经观察标注好的先

  请收藏:https://m.bqu9.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