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394章 箭在弦上不得不发_抗战之红色警戒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帅的称呼。

  除了皇族的占四分之一的元帅外,几乎其他每一个元帅都是派阀系的人,战争给了他们机会,成了类似军阀似的实权人物。陆军派阀的鼻祖就是山县有朋,这是堪比天皇的人物。只要看看明治以后的大正天皇的遭遇,就可以看出派阀系的强大了。明治五个儿子,只有他一个人活下来,而且后来还是个神经病,天底下哪有那么多巧合的事情

  即使裕仁时期,从26年大正死去到36年这十年,依旧是派阀系做主。

  33年,武藤信义在授予元帅称号3个月之后就病逝了。而同年晋升陆军大将的本庄、阿部、真崎、荒木、松井5人为了争夺陆军的领导权掀起了斗争。但36年的226事件,却是一下子把派阀系打击的不轻。陆军内统治派开始清除影响陆军稳定的派阀势力。本庄、阿部等5人先后被编入预备役。

  一个时代一种势力,就像后世按照70后80后90后一样,每个时代出生的人受到一个时代变革的影响,打着一个时代的烙印。明治维新后,皇族被神化后,从小受其影响长大的那些军官已经慢慢成了军中的主角。

  领导曰本发动新的九一八战争的主力是这些少壮派军人,推翻派阀系的主角也是他们。石原、土肥元、山下、冈村、东条这些家伙,他们每个人都差不多是裕仁的同龄人。

  此时,受到天皇神化洗脑的一代人已经才成为了军中的主力,派阀系大势已去。

  这样洗脑一代人清理异己的方式,还有更加经典的例子,只是全民式的破坏力更加巨大。

  派阀系都知道大势所在,他们无法与整个新成长起来的一代人为敌。又不能抛下天皇,来一次共和式的革命。于是,在之后和华夏的战争一打响,那些少壮派的佐官一级的参谋指挥部队,而那些资历老的部队长在旁边呼呼大睡。那些少壮派越权指挥而毫无顾忌,屡屡以下犯上,而那些战前身处高位的元帅大将们,在战争期间都基本靠边站了。

  大正死的不明不白,但每个皇族绝对不是傻子。

  为这些少壮派铺路搭桥,对之刻意栽培的正是那个后世战败后经常喊着无辜的裕仁,背后甚至可能有大正的一臂之力下。在这位隐忍多时的辛勤园丁的用心培养下,终于结了硕果。

  华夏的朝廷中经常有这样的戏文。权力斗争也脱不了这样的桥段,这就是人姓。

  而要想让这些硕果更加的茁壮,那肥料就是战争。

  战争不仅仅是对外的劫掠,对内也是一种洗牌。那些军阀山头,只有战争中才有充足的理由来调动他们。此次战争中,连连换将也是有背后清理的影子。那些后台硬的,即使失败了,也依旧能保住一条重新登天的路途。不止是曰本人,华夏后世的几次战争中,这样的

  请收藏:https://m.bqu9.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