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219章 工商业规划_抗战之红色警戒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个特区管理委员会了。

  主席就是孟享。

  下设九名常务委员,分别是管理政务的唐药师,管理军民协调事务的范种,管理经济发展的周白,管理教育的何思源,管理财政的羊一,管理治安警务的狗一,管理民生事务的李树春,管理对外事务的马一,管理特区工程建设的猪一。

  这些都只是统管,下边各类分项很多,孟享正打算把后世耳熟能详的那些职能部门结合着国外的具体设置,重新调整一下,但现在人才的稀缺,还需要一个过程。

  军人不干涉政务,除了孟享和协调的范种外,其他现役军官都没有在职,即使范种,只要不是设计军队关系的,他一般也不插言。

  “这一次,从青岛和津浦线上带回来大量的铁轨,我想可以利用起来,打通博山到莱芜的铁路。”李树春首先说道。他来到先锋军后,主动放下了军队中的事务,来管理民生。凭借着他以前对当地的熟悉,这个还真没有比他更合适的。

  对于民生的管理范畴很笼统,其中还牵扯到周白和唐药师负责的部分,但为百姓考虑总是没错的。

  “那一段路的铁路投资太大了!”周白首先提出了反对意见,即使有现成的材料,但施工条件恶劣,其他费用很高。

  “特区内闲置人员太多,需要有工作,来缓解这部分人的压力。”现在根据地内的流动人口越来越多,这已经成为了一个很大的隐患,各地从外边逃难来的人们,没有土地和维持生计的工作,游手好闲的人也越来越多了。

  “我们规划处已经制定了一个工商业规划,可以吸收大批的人力。”周白示意工作人员把工商业的规划分给了众人,“而且可以带来大量的产值效益。”

  “青岛曰本人的纱厂是最多的。这一次,我们仅仅从曰本的公大、大康、富士等厂子里拆来的布机就有四千多台,下一步准备设立五家布厂。从曰厂中得来的大量纱锭,也打算和成大、华新、成通、仁丰等本土纱厂一起合作,开设六家新厂,这就需要很多的劳工。”

  “下一步我们,将利用从青岛运来的大量的丝机,扩大周村丝绸工业的发展。可提高到五百万的产值。”

  “针织、花边、发网、毛巾、地毯类相关产业也将在几个地区整合扩大。”

  “青岛的榨油机器和工厂也将整合到了潍县地区,下一步将扩大花生油的加工规模!每年近两千万的产值这一块也不能丢,利用本地花生产地的优势,下一步会发展的更好。”

  “青岛、烟台等地的面粉机械也都拆卸来了,下一步安置在各地区,扩大规模后,这一块可望恢复到三千万的产值规模。”

  “这一次,烟台张裕属于个人私产,没有动,但我们把烟台和青岛的啤酒厂和汽水厂的设备搬来了,下一步,我

  请收藏:https://m.bqu9.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