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七百一十一章 李治接到信后,哭了_唐朝好医生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想:“你可不平凡,你是中国历史上有数的宰相,著名二字用在你身上,一点都不虚夸!”

  高句丽的事情,对于初唐来讲,是比突厥还要复杂的。大唐军队对突厥可以使用纯武力征服,而且就算是无法灭掉,但突厥的游牧特性,直接决定了他们经不起大规模,长时间的作战,一旦牛马羊受到损失,只能远离大唐边境,往远处迁移,短时间内回不来。所以突厥兴旺得快,衰亡得也同样快。

  可高句丽就不同了,那是同样中央集权,且以农耕为主的国家,朝政格局几乎是照搬隋唐的,甚至连国都平壤,这年代都叫做“长安”,连城里的街坊都和长安差不多,时人做为“小长安”。对于这样的政权,驱赶是没有效果的,他们不会逃跑,因为无路可逃。所以大唐要想征服高句丽,只能发动大规模的灭国战争,而事实证明,这种战争实在是不太容易获得胜利,要不然三次东征,也不可能把隋朝给弄得亡了国,李世民亲征,也不可能无功而返。

  按着狄仁杰的推理,下一次东征,十有**要由王平安领兵作战,会不会同样无功而返,那就得看到时的具体情况了,推断只能到此为止,没法再往下推了。

  王平安长叹一声,心想:“也罢,兵来将挡,水来土掩,走一步算一步吧!”

  他和狄仁杰说起了小太平的事,说是杨春花不肯抚养女儿,只好由他收养了。

  狄仁杰听王平安收了个养女,并没有多在意,他对“杨春花”不够了解,除了那天相认外,便再也没见过面。直到现在为止,他都不知道杨春花就是武媚娘。当然,关键在于,他也没有闲心去知道。试想,哪位县太爷,会对一个蹭饭吃的“寡妇”,感兴趣呢?

  听了王平安的话,狄仁杰道:“可能是她想着改嫁吧,带着孩子不方便。这种女人,说她干嘛,大哥操的心,未免太多了。”

  王平安嗯了声,心想:“看来我保密功夫做得还不错,武媚娘的消息也没有传出去,连小狄都不清楚春花大婶的那点儿破事儿!”

  两人又开始谈起李恪和高句丽的事情来,无不痛骂高句丽人的险恶用心,而又对李恪感到惋惜,李恪还是不懂人心险恶啊,而且太自以为是,王爷的心态太过严重,总想着利用别人,却不成想,别人正是摸准了他的心态,反而把他给利用了。

  庆州方面,一切倒还好说,王平安再怎么闹心,只要他把头皮硬起来,总还能挺一阵子的。可长安方面,李治却硬不起头皮来了,他接到王平安送进京的书信了。

  那信写的,简直是字字啼血,行行有泪,李治看完之后,嚎啕大哭,哭得死去活来,两只眼睛哭得跟桃子似的,嗓子都哭哑了!

  史爱国见状,偷偷地捡起信,看了一遍,心中叹气

  请收藏:https://m.bqu9.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