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第1169章 空中丰碑!_从八百开始崛起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光环相当于飞行员对目标的观察角,射击时,飞行员操纵飞机追踪目标,根据目标机的翼展在光环上所在的位置,确定自己和目标机之间的距离,根据距离的远近,确定瞄准的抬高角,在根据目标机的运动方向确定提前量,然后进行射击!

  陀螺式光学瞄准具也称为活动光环瞄准具,原理与固定式光学瞄准具想通,但其核心部件是陀螺测量机构,飞行员只要将活动光环的环心始终对准目标的中心或是要害部位,光环就可以根据目标线角速度,测量并构成相应的瞄准提前角。

  无疑,后者比前者要先进的多。

  而这种新技术,显然不是诞生于1933年的96陆攻所能装备的,就小日子那种抠抠搜搜的尿性,也直到两年后零式战斗机登场才算是装备上,到那时,曾经风光无比的伊——153的性能被全面碾压,也才有了曾经时空中第五航空大队在蓉城上空被打了个0比8的惨败记录。

  但现在的伊--153却是在包括陀螺式瞄准具在内的诸多性能上碾压96陆攻!

  时间,就是如此奇妙!

  双方飞行员在地面上的人们看来是近乎一条直线的对冲,但实际上,无论是黄新锐还是岩本彻三,都在用最小幅度的操作让飞机在凶猛的对冲中小幅度的机动脱离对方瞄准具的锁定。

  一条一条火红的弹链在蓝天之上清晰可见,擦着两架无比坚决的飞机周边扫过。

  一秒、两秒、三秒,四秒,五秒,两架飞机的距离越来越近。

  在接近500米的距离,黄新锐终于轻呼出一口气,他的瞄准具终于牢牢锁定了疯狂的敌机。

  那架自开战以来,他所遇到过或许技术不是最好,但战斗意志绝对算得上最顽强的敌人。

  一连串的子弹从机载机枪的枪口喷吐而出,极为精准的命中96陆攻的机翼以及机身、座舱,仅飞行数百米拥有强大动能的7.62毫米机枪子弹将96陆攻的开放座舱前的挡风玻璃击出了一个又一个肉眼可见的大洞。

  顺便,穿透了其后坐在座舱里的岩本彻三的身体,7.62毫米口径子弹虽然不像12.7毫米机枪那么恐怖,但射中人体的话,一样拥有着近乎凶残的伤害。

  除了右胸一个堪比鸡蛋大的弹洞露着新鲜的肺叶让岩本彻三口鼻都流出鲜血,他的一条胳膊也已经被生生打断,露出令人寒毛直竖的新鲜的红白色骨茬,红色的,是血肉,白色的,是骨头。

  被子弹击断的右臂仅靠着几条筋肉和躯体相连,正在死死按住的机枪发射按钮失去力量,疯狂吼叫的航空机枪停歇了。

  自此,岩本彻三的所有反击都已经宣告结束,失去了机枪,他已经对500米外狂冲而至的中国战机失去了所有威胁。

  这场空战,将会以中国空军的全面胜利

  请收藏:https://m.bqu9.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