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第678章 已成风潮_盛世大明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命的蒸汽机原理说出来,从而让人集思广益,把这一划时代的机器给造出来的念头——话说作为文科生,他也就只能知道是靠着壶盖被蒸汽推动来引导出蒸汽机的发明,但他相信以中华民族的智慧,应该可以凭此造出蒸汽机来。

  不过,在一番考虑之后,陆缜还是放弃了这一想法。因为此时的大明也好,山东也好,人力还是充足的,而不像后来的英国,因为缺乏人力,才会想到用机器来代替。要是现在贸贸然拿机器代替了人工,会导致无数工人被辞退,到那时得了便宜的只会是那些商人,而百姓的日子反倒会更加难过。

  别看有些发明是推动了整个人类历史进程的存在,但要是放在了一个错误的时间和地点,只会给人带来灾难。

  打消了这一想法后,陆缜重新把注意力放到了出海贸易一事上。确切的说,他是把心思放到了那些归来船只的收获上——不是金银之类财物的收获,而是他所需要的物产的收获。

  深知粮食重要性的他,很希望能通过对外贸易来把玉米、番薯之类更容易栽种和丰收的粮食引进大明。因为就他所知,后世所谓的糠黔盛世不过是这两种作物的胜利罢了。

  中原百姓一向是勤劳而又善良的。只要让他们填饱肚子,又不受冻,他们便会忍受一切的苦难,哪怕是被人当成奴隶一样的驱使。大明末期便是因为粮食的短缺,饥荒四起才最终被李自成所灭,而辫子一朝,就因为玉米番薯的存在,却能不断地苟延残喘,实在是个莫大的讽刺了。

  所以陆缜希望能早些将它们引入中原。只可惜,即便每次有船出海,他都要叮嘱相关人等去留意这些作物,若有就将之带回。但每一次,他都失望了。这些产自美洲的作物显然还没有被人发现呢,更别提远隔重洋地出现在亚洲了。

  另外,陆缜希望获得的玻璃和更犀利的火炮也未能有什么线索,这让他大感失望。

  好在整个山东的形势却是一片蒸蒸日上,至少让他得到了安慰。

  与此同时,在看到山东开海大获成功,并给朝廷带来了庞大的收获后,原先守旧的朝臣终于再度松口。尤其是在那些被押送京城的海盗将东南早有许多商人偷偷出海走私,以及勾结海盗为祸之事给曝光之后,继续开海就成了谁也不敢阻拦的大势所趋了。

  于是,在景泰四年的下半年,朝廷在拿捕了好一批与海盗有所勾结的商人后,便准许浙江和江苏两省也尝试着开放海禁,修筑港口,派船只出海贸易。

  对此,那些商人背后的靠山们,却是不敢再行保护和反对了。毕竟事情已然闹大,自己若贸贸然凑过去,只会搭上前程和性命。不过他们也把这笔账记到了陆缜的头上,只要他将来出什么差错,这些人一定会不遗余力地针对他。

  随着江南地区的海禁解开,离整个大明的彻底开放也只是个时间问题了。

  由此,大明朝的开海已成风潮,一切都朝着更好的方向发展开去……

  (本卷终)

  @@@@@

  周一啦,求推荐票票哇。。。。。

  请收藏:https://m.bqu9.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