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七十七章 溜须拍马 投其所好_盛唐剑圣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这个身兼十个重要职位的重臣,高力士也表现的极为客气。

  至于为什么是十个?

  不是张光说的八个,那是因为就在张光向张九龄求助的这段时间里,王又升官了。

  王快步向殿内走去。

  李隆基一脸忧色的高坐上方,见到王的到来,脸上先是一喜,随即又有些欲言又止,难以启齿。

  王心思灵透,先是恭恭敬敬的行了一个大礼,一脸喜意的说道:“臣王见过陛下,有一个好消息要跟陛下分享。臣负责太府寺许久,经过一番改制,收获不菲。臣择其中五亿租庸调以外的缗钱,献于宫中,以供陛下使用。”

  李隆基闻言心底大喜过望。

  他之所以脸带忧色,便是因为宫中没钱了。

  莫要以为皇帝就是高高在上的,一切财物调度,想怎么花费就怎么花费。

  当然历史上的昏君确实是这样的,但唐朝的制度已经倾向合理化。

  国库与皇帝自己的金库是分开的,李隆基也跟朝臣一样领着自己的工资,宫中的一切调度皆有一定的标准额度。

  只不过这个额度是李隆基自己定的。

  假若李隆基的小金库用光了,需要调度国库的钱财,则需得到财政大臣的准许。

  李隆基即位的时候,崇尚节俭,甚至规定三品以下的大臣,以及内宫后妃以下者,不得配戴金玉制作的饰物,并且遣散宫女,以节省开支,将消费额度定的极低。

  后来因为要养梨园,多次改了消费额度,但都在朝臣的接受范围之内,也无人说什么,也从未有挪用国库的钱财的举动。

  但现今李隆基却发现自己的小金库不够用了,这才是月中,还有整整半个月的时间,怎么过下去?

  这一分钱,难倒英雄汉,即便是皇帝也为钱财烦忧。

  王负责大唐的金库,李隆基本意是想向王开口挪用国库的钱财,只是身为皇帝,拉不下这个颜面,却不想王一口气就上供了五亿缗钱,不断解了自己的燃眉之急,还有诸多剩余可以挥霍,更免去了自己挪用国库的不好名声。

  看着面前的心腹大臣,李隆基越看越是高兴,说道:“这五亿缗钱当真不是出自租庸调制的税赋?”

  租庸调制是唐王朝核心赋税制度,以征收谷物、布匹或者为政府服役为主,是以均田制的推行为基础的赋役制度。

  只要租庸调制不乱,大唐的民心就不会乱。

  王打着包票说道:“陛下放心,这些钱财是臣额外获取的,与国家的经费无关。”

  李隆基也不细问,笑嘻嘻的道:“爱卿善于理财,定能为我大唐富国,由爱卿来管理我朝金库,朕放心。”

  高力士在一旁听着,眉头的忧色更甚了,他笑嘻嘻的出声道:“之前张公不是抱怨经费不足,现在好了,有王寺卿在,经费无忧。”

  王神色一凝,低着头,不敢说话。

  李隆基怔了怔道:“对了,高将军不提起,朕都要将张卿给忘记了,却不知他在御史台如何了?张卿终究有功于朝廷,即便有过,也不能重罚。”

  高力士笑道:“不如让老奴替陛下走一趟,看看张公?”

  “也好!”李隆基向来不会拒绝高力士的建议,本能的一口应下了。

  请收藏:https://m.bqu9.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