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第四章 龙讯 血书(二合一)_盛唐剑圣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去,兵也带去了。常清说要是真有恶龙,直接就射杀了。结果自然是他做了祭祀,鬼影都不见一个。”

  裴旻笑道:“这才是常清的风范。”

  他说着也没有将此事放在心上。

  **********

  子亭守捉。

  守捉是唐朝的边军制度的驻军机构,主要分布在陇右道与西域。

  也就是边防军,只是规模小了一些,用不了军这个称呼,因故叫为守捉。

  守捉也是唐朝独有的机构,其他朝代并无此机构。

  守捉驻兵一般在三百至七千多人不等。

  子亭守捉位于沙州以南,当金山口的以北,正是大唐与吐蕃在河西的交界之处。

  当金山口以西是阿尔金山,以东是祁连山,都是难以逾越的高山峻岭。

  当金山口是关联大唐、吐蕃河西的必经要道。

  裴旻将子亭守捉交给了王忠嗣,足以体现他对于自己这个弟弟的器重与信赖。

  王忠嗣的表现也丝毫没有辜负裴旻的器重。

  守捉的兵士,不同于军,只有部分是正规军,还有一部分是内地犯人,流配后被分编在各地区的屯垦部队以及当地各族参与基层军垦之徒。

  西北边塞,人丁缺乏,特别是烽隧的烽子难以依制配定,士官不愿意后辈冒险,因此就出现了一种雇人代替烽子上番的情况。

  王忠嗣管辖的不只是正规军,还有一些犯人以及类似于雇佣兵一样的兵士。

  这也无形中给王忠嗣的指挥增添了不少的难度。

  但是王忠嗣恩威并施,凭借个人超凡的武艺,外加出类拔萃的治军统军之人,任是将犯人、雇佣兵整治的服服帖帖,唯命是从。

  西北天冷,虽是春季,依旧未冰雪覆盖。

  尤其是附近的祁连山春不象春,夏不象夏,即便是六月天都有下雪的可能。

  这天一大早,王忠嗣一如既往的领着一队骑兵出了守捉,巡视各地的烽隧。

  这烽隧就算烽火台,白天燃烟叫烽,夜晚放火叫燧,故而得烽隧之名。

  而负责守护烽燧,勘察敌情的叫做烽子。

  烽隧是这个时代传递军事信息最快最有效的方法,就算现在大唐、吐蕃缔结盟约,少年老成的王忠嗣也没有半点的掉以轻心。

  除了训练守捉里用来抵御来敌的兵士,就是勘察烽隧的轻快,确保烽隧能够及时的传递讯息。

  来到最靠近当金山口的烽隧,在烽燧顶上早已发现他们终极的兵士,将王忠嗣引进了烽隧内部。

  “昌宇、邬瑞、华冬,辛苦了,没有什么异样吧!”

  王忠嗣轻易的就叫出了在烽隧里烤火休息的三个兵士的名字。

  对于王忠嗣这位年青的上司,一开始昌宇、邬瑞、华冬三人是有些抵触的。

  相比上任守拙的宽松,王忠嗣就如恶鬼一样。

  时不时就来查岗,还将他们便如训练小组,接受严苛的训练。

  但随着时间的累积,三人也为

  请收藏:https://m.bqu9.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