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第八百零六章 是哪位白大人_吃货唐朝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李靖人老成精,他对于李世民对这件事情的态度很清楚,而且他70多岁了,征讨高句丽的战争,是他军事生涯的最后一仗,如今已经取得了圆满的成功。他决定回到长安后,就准备告老回家,安享晚年了。

  便对李世民的提问,李靖可以有三种选择。第一种是支持李世民,第二种是支持李佑,第三种是不发表意见。

  支持李世民没有任何风险,支持李佑可能会引起李世民不满。

  不发表意见,看似没有风险,却可能会令李世民和李佑都不满。因为这样可以理解为不反对任何人的意见,也可以理解为不支持任何人的意见。当事者会认为李靖不支持自己的意见,看似不得罪人,其实会将双方都得罪的。

  李靖这一生功绩卓著,在军内外享有崇高的威望,可以说是令人骄傲的一生。可是他最大的遗憾,就是当年玄武门事变的时候,当李世民上门征求他的意见、希望得到他的支持的时候,他在隐太子李建成和李世民之间选择了中立。

  在即将退出历史舞台的时候,他不想给世人留下一个没有主见和没有担当的形象,因此他决定要发表自己的意见。

  对于这件事情,李靖了解的也不很多,不过,这么多年来事实证明了,对于边疆事务的判断,李佑一直是正确的。李佑现在一直负责着吐s蕃的事务,对于吐s蕃的具体情况十分了解。因此他认为李佑的判断应该是正确的。

  而且,李绩这一生虽然当初没有支持李世民,可是在对待国家的利益上他问心无愧,十分坦然。现在,面对着这一生中最后一次为朝廷出力,他决定本着初心,最后一次发表自己的意见。

  李绩目光坦然地望着李世民,说道:“陛下,老臣当年曾经负责边境事务,这么多年来对于西北边境的事务也有所了解。西北王殿下和岭南王殿下久居边陲,更加熟悉那里的事务,臣认为他们的建议是有道理的。臣建议采纳他们的意见。”

  说完了这番话,李靖长出了一口气。他对于自己的收官之作表示满意。

  李静的选择是正确的。李世民曾经对李靖表示不满,并不全是因为他没有在关键时候支持自己,而是他不喜欢这种在大是大非面前没有个态度,模棱两可的性格。可以这么说,凡是遇到两难问题不表示态度的人,这样的人是不可以信任的。

  因此当李靖发表了自己的意见以后,李世民只是认真的考虑他的意见,并没有丝毫的对他表示不满。他点了点头,对李绩说道:“茂功,你怎么看?”

  李绩和侯君集都是李靖的学生,他们早已经采纳了李佑的意见,明明内心意见是一致的,但是表面上一定要表现出互相反对的态度。

  李绩当年曾经得到过李佑的指点和帮助,使他躲过了一劫。李

  请收藏:https://m.bqu9.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