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八百零六章 又是天大的难题_吃货唐朝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已经进入了冬季,长安城宽阔的建筑布局,给了寒风肆虐的空间。寒风呼啸着,直往李佑的脖子里面钻。

  这时,李佑看到了魏征,他正在前面等着自己。

  李佑猜的没错,李世民真的不同意李佑针对吐蕃的处理方案了。

  此时的李世民已经到了相州,驻跸在相州刺史府。

  自从打下高句丽以后,李世民的心态发生了很大的变化,一方面,他的自信心爆棚,有着傲视天下的气概。另一方面,他又产生了保守的思想,认为唐朝暂时不宜继续扩张,应该转入休整了。

  其实,他的这些想法并不矛盾。

  历史上的李世民并不是热衷于外部扩张的,他的愿望就是大唐强盛,周边国家臣服或者保持友好关系,边境上没有麻烦就行。因此,他很少主动发动对外战争,都是人家打上门来,威胁到了唐朝的安全或者尊严,才出手进行战争的。为此,对于周边国家,他历来采取援助与和亲等安抚手段。

  李佑的出现改变了这一切,他发动的战争为唐朝开拓了大量的疆土,也改变了包括李世民在内的唐朝人的心态。尤其是这次灭掉了高句丽,李世民更是傲视天下,遇到挑战,第一感觉就是发动战争来解决问题。

  吐蕃因为地理位置的原因,随时可以对唐朝构成了个威胁。李世民看到全唐舆图,心里一直就不舒服,他的愿望就是让吐蕃臣服大唐,好让他拥有一张完整的全唐舆图,这几乎成为了他的一块心病。因此,目前他最想解决的就是吐蕃的问题。

  以唐朝现有的强盛,李世民对于吐蕃不屑一顾,他认为吐蕃的臣属国被剥离了,吐蕃的实力已经大大减弱了。此时吐蕃如果发生内乱,更是解决吐蕃问题的一个良好机会。因此,他认为将松赞ganb扣留在长安,可以加速吐蕃的瓦解。

  这才有了他要求李承乾扣押松赞ganb的事情。

  对于李佑说阐述的西征南亚大陆的计划,李世民现在已经开始失去了兴趣。

  其一,李世民今年已经47岁了,他对于天竺等远离唐朝的地方没有完整的概念,如今大唐的版图他就已经感到满足了。他认为自己没有那么大的精力,再去进行长期的战争和管理那些遥远的疆域了。

  其二,唐朝连年征战打下的土地已经足够多了,这些地方并没有完全消化吸收。与其贪多嚼不烂的,还不如停下来,扎扎实实的巩固现有的成果。

  这一点,不仅仅是李世民,就连长孙无忌、房玄龄、魏征等人都是这个意见。李承乾也是这个意见,只是他坚决支持李佑,才没有给李佑泼冷水的。

  其实,这个意见是老成持重的,比起李佑的意见,更加符合唐朝的现状。

  李世民之所以没有马上给李佑回电,他充分考虑到了李佑在这些事情上的前瞻

  请收藏:https://m.bqu9.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