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七百二十九章 计划被打乱之后_吃货唐朝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说了,你就重点讲讲那里的工商业,和你所说的格物发展的情况。”

  李佑就一一地详细地进行了汇报。

  喀布尔当地的情况,李世民大致还是清楚的。那里相对贫瘠,工商业都相对落后。可是李佑去了时间并不长,那里却发生了巨大的变化,经济发展的情况已经超过了唐朝内地的大部分的城市。

  李世民说道:“听说你把长安的研究院也都搬到西北道去了。”

  李佑很坦然的说道:“是,父皇,研究院那里的大部分项目都需要儿臣来主持。尽管现在有了电报,但是仍然感到十分不方便。因为有些事情,不是亲眼所见,现场研究,是无法做出准确的判断的。

  儿臣现在主持西北道路的事情,将研究院放的身边,也便于进行格物研究。儿臣每发明一项的成果,会马上送到长安来的。”

  李世民问这话的意思并没有责备李佑的意思,李佑也没有往这方面想,父子二人的互相信任一直都非常良好。

  李世民点头说道:“这个我相信。通过了这些年来你在格物上的研究,尤其是现在的无线电通信,还有这两次利用孔明灯所取得的战果。我认为发展格物的作用,远远胜过10万甚至百万大军。

  西北到那里的事情尽管也很重要,但是我认为还是格物对于朝廷的贡献更大。对于造福百姓来,增加财富,更能够起到积极的作用。

  因此我决定,让你返回长安主持工商界和格物的事情。”

  这样的结果出乎李佑的预料,也令他感到为难了。

  李佑现在一门心思就想当个西北王,天高皇帝远,过自己舒适的小日子,李世民的决定打乱了他的计划。

  于是,他决定进行争取。

  他说道:“父皇。西北道那边面临着波斯、天竺、吐蕃和大食四大强国,情况十分复杂,不熟悉情况的人很难与这些国家打交道。因此而且留在那里更方便一些。

  对于工商业和格物的事情,儿臣留在西北那里也能够进行兼顾。尤其是现在又有了无线电通信,重大的事情随时可以和长安进行沟通。因此儿臣觉得还是留在那里,更能够发挥儿臣的作用。”

  以前李佑离开西北离开长安,李世民同意他这样做,也是无奈之举。为了朝堂上的稳定,避免皇子们之间的争斗,李佑率先离开了长安。李恪等成年的皇子也相继都离开了长安,朝堂上确实安定了许多,减少了很多内耗。

  可是,李世民发现没有李佑在身边,很多事情解决起来都相当的麻烦。并不是说离了李佑就不行,而是说有李佑在,他想出的办法更简便易行,效果更好。而且某些事情,的确是离了李佑就无法往下进行。

  李恪拿下了林邑国之后,给李世民发来了电报,他没有埋没李佑的功劳,将治疗瘟疫的事情,向李世民做了

  请收藏:https://m.bqu9.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