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七百零八章 天火焚城_吃货唐朝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熊熊的大火照亮了整个天际。

  李世民等人站在城外的山坡上,能够清楚的看到城中的火势。这场火太大了,已经遍布了全城,场面十分壮观。就连李世民、李靖等人这样的身经百战的大将,个个都面lu惊惧之色。

  李世民望着在烈火中挣扎的高句丽人,心中微微有些不忍。他说道:“今后这样残酷的武器,尽量少用吧。”

  唐军究竟使用了什么样的武器呢?

  那天,李佑在两仪殿看到太监们抬着灯笼经过,忽然就想起了孔明灯。

  随后,他就让工部的工匠们制作了大型的孔明灯。在孔明灯里装上了充满猛火油的陶罐。为了在燃烧时便于附着,还在里面加入了很多粘稠的原油,以便形成类似凝固汽油弹的效果。

  在放孔明灯的时候,每个孔明灯下面都连接着一条长绳,当孔明灯升空并且借着风势飞到城市的上空的时候,几名士兵握住长绳猛烈地晃动。在孔明灯的顶端吊装着一柄铁锤,依靠铁锤的晃动来打碎了陶罐。

  陶罐破碎后,猛火油遇到下面的火苗就开始燃烧,这就烧毁了孔明灯,使得它掉了下来。士兵们松开绳索,任由它随风飘落。

  火球落到了地面,点燃了下面的物体,就造成了这场巨大的火灾。

  连片的大火,将整个城池形成了一个巨大的火场,火场中间的温度高达数百度,无数的高句丽人葬身火海。

  高句丽人也想救火,可是如此大规模的火灾如何去救?

  不久,城门打开了,很多高句丽人为了逃避大火,逃出城来。唐军接收了这些人的投降,也不趁机进攻城池了。他们没有必要,也进不去这座火城了。

  大火整整烧了两天一夜,安市城基本上成为了一座死城。

  大火熄灭后,在唐军劝降之后,残余的高句丽人开城投降了。

  事后统计,在这场人为制造的火灾中,死伤的高句丽人竟然多达5万余人。

  安市城被攻下以后,李世民释放了一批在安市城中残存下来的高句丽人,让他们去散布唐军操纵天火的恐怖的战斗力。

  接下来,唐军所到之处,高句丽人基本上都是开城投降了。

  唐军所向披靡,元日前,唐军已经越过了鸭绿江。

  长安城。

  这些天来,李佑的主要精力都放在了研制消防设备上。李佑画出的图纸十分精准,高压水泵这结构并不复杂,可是个零件都要求十分精密,古代缺乏切削打磨工具,每一个零件都要依靠着工匠们用手工制作,难度很大。

  不过,唐朝的工匠们的技艺还是很高超的,按照现代的评判标准来说,工部的很多工匠都达到了八级工的水平。

  工匠们终于制作完成了一个高压水泵,在测试的时候却发现喷出水龙的距离仅仅不到15尺,原因是密封圈的质量不过关。

  此时没有橡胶,工匠们只能用水牛皮代替,水牛皮在潮湿的环境中容易变质腐烂,韧度也不够。

  李佑给工匠们出主意,让他们采用钢制的密封圈,上面缠上棉线。经过测试之后,效果还不错。

  这天,第一辆消防车研制完成了。这是一辆由两匹马拉动的四轮马车,上面加装了一个容积1500升的水柜,配备六名消防员,装备了高压水泵、喷枪、折叠式消防梯等消防器材。

  尉迟恭很感兴趣,他和皇甫睿一起,亲自去进行了测试。

  齐王府。

  尉迟恭和皇甫睿来到齐王府,向李佑汇报了消防车的测试结果,基本上达到了设计的消防能力。

  就在他们讨论如何组织大批生产消防设备,建立一支正规化的专业消防队伍,并且在以后向全国推广的时候,李承乾派人来了,又有一个难题摆在了李佑的面前。

  请收藏:https://m.bqu9.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