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六百六十九章 很想这个儿子了_吃货唐朝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历史上的东征高句丽的老路。

  那么这场战争注定是要失败了。

  这场东征高句丽战争的失败,不仅仅是由于李世民的轻敌,他还犯了另外一个战略性的错误,他应该听从手下将领的建议,擒贼擒王,首先拿下平壤,而不是在安市城那里较劲儿。

  而且,在决定了奔袭平壤之后,又优柔寡断,采纳了长孙无忌的建议,因此失去了最后一个打赢这场战争的机会。

  当然了,其实李世民犯的最重要的错误,就是他不应该御驾亲征。他手下的大将李绩、李道宗、张亮、张世贵、牛进达等人,个个都是唐朝的名将。这场战争如果由他们来指挥,以上的错误都不会出现。

  正是因为李世民的御驾亲征,使得他们的才能都受到了诸多牵制。

  不过,这一切李佑是不能提前说的,李佑所能做的只是亡羊补牢,暗中帮助李世民。他暗中写信给刘仁轨,让他出面来做这件事,而且叮嘱他不可提到自己的名字。

  李世民指挥援军,最后反败为胜,击溃了高句丽人,算是为此东征画上了个圆满的句号。冬季降临了,他率领大军继续班师还朝。

  这天,李世民等人留宿冀州,李承乾转来了李佑和程咬金联名写来的奏章。

  李世民看完了以后,笑道:“道宗、李绩,你们看看,我这个儿子啊,呵呵。”

  李绩、李道宗、张亮等人传看了以后,都很兴奋。

  李道宗笑道:“陛下,齐王殿下和程咬金他们干得不错,就凭着几万突厥兵和吐谷浑的人,就打下了那么大的疆域。”

  上次在关键时刻,李佑保全了李绩,李绩对李佑十分钦佩。他很有战略眼光,有些神往地说道:“陛下,臣对齐王殿下十分佩服。

  波斯那里的局势,并不单单是军事上那么简单。要想在波斯、大食还有天竺和吐s蕃之间做到游刃有余,非大智慧之人无法做到。”

  张亮知道自己的儿子张宝贵,又立了大功了,在那里呵呵直笑。

  李世民笑道:“朕的这个儿子,刚刚打了人家大食的军队,转眼又娶了人家的公主。波斯和大食打的你死我活,他却在那里跟人家双方做生意。仅凭着那么点儿人马,就拿下了飞陀王国,吐蕃和天竺国却只能干看着不敢动弹。

  唉,真不知道他是怎么做到的。”

  接着,李世民说道:“这次咱们东征高句丽,回来的路上化险为夷,援军一定也是朕的这个儿子提前安排的。这小子,呵呵。”

  李世民是个胸襟宽广的千古一帝,并不会因为自己打了败仗,就觉得有什么尴尬。

  其实,李绩和李道宗等人看到出现的援军,都是李佑的部下,就已经猜到了这一点。只不过他们担心李世民尴尬,因此没有人提起。

  现在看到李世民自己都不忌讳,大家也都轻松了起来。

  李道宗说道:“陛下,臣跟着齐王殿下打过仗,他打仗并不单纯是依靠着军队的勇猛作战,而是在各种错综复杂的关系之中,巧妙地进行运作。以很小的代价取得胜利,甚至是不战而胜。”

  当年他和侯君集跟着李佑去吐谷浑,结果是一仗没打,就取得了胜利。

  李世民忽然有些想这个儿子了,他说道:“朕已经快两年没有见到他了,是该让他回来了。”想和更多志同道合的人一起聊《{?$article_title?}》,微信关注“优读文学”,聊人生,寻知己~

  请收藏:https://m.bqu9.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